臨床上沒有肺結核患者不能運動的說法。若肺結核患者病情穩定、症狀較輕時可以適當進行運動,但如果患者的體質較差或處於疾病急性發作期,則不建議此時進行運動。
目前常用的預防肺結核疫苗是卡介苗(BCG),注射後可使身體產生免疫應答而降低感染肺結核的風險。如果因各種原因導致無法接種該疫苗時,也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防護措施來預防肺結核。
肺結核與吸菸有一定關係。因為長期吸菸可導致呼吸道黏膜傷害,使身體更容易感染結核桿菌而發生肺結核。但若患者既往未患過肺結核,則可能不會因吸菸而導致肺結核。
出現胸痛的症狀並不一定是肺結核復發的表現,引起胸痛的原因較多,如胸部外傷、肺炎、氣胸等。而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在病情穩定後一般不會導致患者出現胸痛的情況。
如果發現同事患有肺結核,應積極進行隔離治療。同時建議將情況告知單位的負責人,並且避免與同事有過多接觸,在工作、開會時儘量保持一定距離,以免被傳染。此外,還應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利福平(Rifampin)等藥物進行抗結核治療。
如果患者出現肺結核復發兩次的情況,可能是由於沒有遵醫囑進行治療、用藥不規範等原因導致。此外,還可能與自身免疫力差有關,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透過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等方法來改善。
如果患者既往存在肺結核病史,在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後病情治癒,近期出現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並伴有低燒、盜汗等症狀,則可能懷疑是肺結核復發。此時需要及時進行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常用的檢查專案包括血常規、PPD試驗、影像學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等。
浸潤性肺結核能否治好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是否積極治療進行判斷。如果患者屬於輕度浸潤性肺結核,並且積極配合醫生使用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則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則可能無法完全被治癒。
肺大泡一般不會引起肺結核。肺大泡指胸膜腔內含氣囊腔,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肺組織損害或肺部疾病使肺泡逐漸增大合併融合而形成的含有氣體的囊性腫物。
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肺結核的潛伏期通常為2-8周。如果患者存在肺結核接觸史、密切接觸史等病史時,在潛伏期末或活動期,均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肺結核通常不會引起囊腫。如果患者出現咳嗽、咳痰等疑似肺結核的症狀,並且確診為肺結核時,則需要積極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而囊腫可能與環境因素有關,也可能是飲食不當導致。
如果患有小兒肺結核後及時治療,並且病情較輕,則通常不嚴重。但如果未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或病情較為嚴重時,則比較嚴重。
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是否嚴重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如果患者病情較輕,則一般不嚴重;但如果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則可能比較嚴重。
肺結核患者出現服藥後區域性肥大的情況,可能是由於藥物不良反應、病情進展等原因導致。建議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明確原因,並進行相應處理。
如果患者出現肺結核復發的情況,則可能會導致原有的病情加重、抗藥性增加、病灶增多、傳染性增強等危害。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措施,避免出現肺結核復發的現象。
肺結核主要透過呼吸道傳播,即患者咳嗽、打噴嚏時可將含有結核分枝杆菌的飛沫播散到空氣中而發生感染。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分枝杆菌的飛沫後可能被感染,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或應用類固醇等免疫抑制劑時,就容易發病。
肺結核可能會引起盆腔結核,因為肺與盆腔是透過淋巴管相互連接的。如果患者患有肺結核,建議及時去醫院呼吸內科或傳染病科就診。
臨床上多數肺結核患者會有典型症狀、非典型症狀等。肺結核是由於感染了結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在早期發現後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肺結核患者需要遵醫囑足量、全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並且在用藥期間還要注意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發生。如果出現明顯不適症狀,則需及時告知醫生並進行處理。
肺結核複查病灶吸收的情況可見於多種原因,可能是病情好轉的徵象,但也可能提示患者存在陳舊性病灶、耐藥情況或病情加重等異常現象。建議及時告知醫生,並進行針對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