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陰性一般是指痰塗片抗酸桿菌檢查結果為陰性。如果只是單純的痰塗片抗酸桿菌檢查結果為陰性,並不能判斷是否具有傳染性,還需進行結核菌素試驗、影像學檢查等明確診斷;若同時伴有其他檢測指標陽性,則提示可能不具有傳染性。
肺結核攜帶者是指感染了結核分枝杆菌但沒有發病的人群。通常情況下,如果患者確診為肺結核後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並且還要注意日常護理。
肺結核是結核分歧桿菌感染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患者可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如果發現有肺結核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等抗結核藥物,以及止咳化痰類藥物和抗過敏藥物。
空洞型肺結核患者出現咳血的症狀時,需要立即止血、抗休克,並進行病因治療。如果出血量較少,可遵醫囑使用藥物治療;但如果出血量較多,則可能還需要採取手術治療。
如果女性在懷孕期間發現自身存在肺結核,並且出現活動性肺結核的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一般可以採取生活護理、藥物治療的方法控制病情發展。
寶寶患肺結核的初期症狀主要是發燒、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還有部分消化道症狀以及全身症狀。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
肺結核患者出現感冒的情況時,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因為肺結核與感冒都屬於呼吸系統疾病,如果同時存在兩種疾病,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長,不利於身體健康。通常情況下,可以透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來緩解症狀。
肺結核患者在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時,需要遵循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的原則。常用的抗結核西藥有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吡嗪醯胺片、孟表多(Ethambutol)等。
肺結核患者在中期通常會出現低燒、盜汗、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狀,還有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等症狀。建議出現上述症狀的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肺結核患者在遵醫囑規律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出現咳血的症狀,可能是由於非疾病因素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疾病本身、過敏反應、藥物刺激等疾病因素所致。建議及時就診明確原因,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肺結核患者出現咳嗽症狀時,可以服用鎮咳藥物緩解。若同時伴有細菌感染,則需要使用抗生素類、抗結核類等藥物治療,具體用藥需遵醫囑進行。
老人肺結核晚期可出現一系列呼吸道症狀、全身性症狀等。如果發現身體不適,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肺結核患者在患病期間需要補充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以加強免疫力和促進疾病恢復。如果患者的吞嚥功能較好,可以進食一些固體食物,如肉沫湯、雞蛋羹、豆腐腦、魚蝦、豬蹄筋等。如果出現嚴重的咳嗽、咳痰症狀,建議選擇半流質飲食或流質飲食,比如喝牛奶、豆漿、大米粥、菜湯、果汁等。
繼發性肺結核是較為嚴重的疾病,而繼發性肺結核又分為內源性以及外源性兩種。如果患者患有繼發性肺結核後沒有及時治療,則可能會出現多種併發症,從而導致病情加重。
肺積水即胸膜滲出液,肺結核可能會引起胸膜滲出液。如果患者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並遵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
肺結核患者出現鈣化灶時通常提示病灶處於穩定狀態且病情已經得到控制,一般不會發生復發。但若為陳舊性肺結核,則可能會再次發作。因此建議發現後及時進行複查,並遵醫囑按時、按量用藥。
如果患者患有早期的單個肺段或單個肺葉的肺結核病灶,並且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則通常不嚴重。但如果患者的病情較重,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則比較嚴重。
肺結核患者在患病期間需要加強營養,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等。另外還需要遵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
大部分慢性肺結核透過早期積極治療可以治癒。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2周以上伴或不伴有發燒等全身症狀,實驗室檢查如PPD試驗陽性,影像學檢查顯示雙肺紋理增多、模糊,有斑片狀的浸潤影和索條狀的乾酪樣陰影,可臨床診斷為肺結核。
肺結核患者在遵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後,病情會得到有效控制,此時患者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以及影像學表現都會出現改變。如果患者未按照醫生指導規律用藥,則可能會導致抗藥性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