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是血脂的一種成分,主要由肝臟合成。膽固醇的正常值為2.9-5.1mmol/L,如果低於此數值,則提示存在低膽固醇血症。導致低膽固醇血症的原因較多,並不一定是某種特定的體質所致。
一、生理性原因
如長期素食者由於攝入脂肪較少,或經常進行運動的人群,消耗量大於攝入量,均可以引起膽固醇偏低的情況。此外,老年人和女性更年期後,也常出現膽固醇降低的現象。這些均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二、病理性原因
消化系統疾病
如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等疾病患者,因為吸收不良或者胃腸功能紊亂等原因,使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減少,從而可能導致低膽固醇血症的發生。此時可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蛋白質以及酯類食物的攝入,如雞蛋、魚肉、牛奶等,通常即可得到緩解。
內分泌系統疾病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等疾病的患者,由於體內荷爾蒙異常,可能會抑制膽汁分泌,影響膽固醇代謝而導致其偏低。此類患者需積極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如服用甲硫嗎唑錠(Methimazole)等藥物控制病情發展,當原發病治癒後,膽固醇也可逐漸恢復正常。
肝膽系統疾病
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肝傷害,會影響人體內的膽固醇代謝,也可能造成膽固醇偏低的情況發生。建議及時戒除菸酒,同時遵醫囑使用恩替卡韋(Entecavir)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其他疾病因素
如結核病、惡性腫瘤等消耗性疾病,因長期處於高分解狀態,可能無法維持自身所需而使得膽固醇消耗過多,進而引發上述情況。對此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癌症患者可透過手術切除病灶並輔以化療、放療等方式綜合治療。
除此之外,若是患者服藥不當,如長期應用類固醇、利福平等藥物時,也會導致膽固醇偏低。因此在用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血液中的各項指標,以便於醫生能夠根據檢查結果來判斷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