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性心臟病診斷模式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2
風溼性心臟病的診斷模式是臨床症狀結合輔助檢查。風溼性心臟病主要是由於風溼熱累及心臟瓣膜而引起的一種慢性疾病,常表現為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風溼性心臟病的診斷模式是臨床症狀結合輔助檢查。風溼性心臟病主要是由於風溼熱累及心臟瓣膜而引起的一種慢性疾病,常表現為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主要依據

臨床表現

如果患者出現發燒、咽喉疼痛、下頜淋巴結腫大等不適症狀,並伴有疲倦乏力、食慾減退等情況時,則提示可能存在鏈球菌感染的情況。若此時還存在二尖瓣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狹窄,則可能提示患有風溼性心臟病的可能性較大。

體徵

聽診時可發現患者的肺部有囉音、心尖區有收縮期雜音以及心房顫動等現象。

實驗室檢查

透過檢測血清抗核抗體、抗鏈“O”、C反應蛋白(CRP)、紅血球沉降率等指標,可以判斷身體是否存在風溼活動的情況,有助於風溼性心臟病的確診。

影像學檢查

包括超音波心動圖、胸部X光檢查、心電圖檢查等,能夠清晰地顯示左心室增大、二尖瓣中度以上逆流、心房中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洛四聯症等結構改變,還可以明確病變程度,為後續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病理活檢

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切片上的變化情況,如區域性發炎浸潤、纖維化等,有助於疾病的進一步確診。

次要依據

對於懷疑患有風溼性心臟病的人群,在進行上述檢查後,若結果呈陽性,還需要遵醫囑使用鉀鹽青黴素V(Penicillin V potassium)、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若效果不佳,則需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此外,建議患者平時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身體負擔,不利於身體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