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性心臟病為什麼尿少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2
風溼性心臟病患者出現尿量減少的原因較多,可能是由於心功能不全、腎後因素導致的腎臟損害引起,也有可能是心原性腎素分泌增加所造成。另外,還可能與神經內分泌調節異常有關。

風溼性心臟病患者出現尿量減少的原因較多,可能是由於心功能不全、腎後因素導致的腎臟損害引起,也有可能是心原性腎素分泌增加所造成。另外,還可能與神經內分泌調節異常有關。

心功能不全

當心臟結構受到改變或者發生功能障礙時,可導致體循環淤血或靜脈系統血液回流受阻,從而引發肺靜脈壓升高和右房壓力增高,此時會導致肺部血管內的液體漏入肺組織內,表現為咳嗽、咳痰等現象。同時也會對患者的腎臟產生影響,如加重了腎臟負擔,使濾過能力降低,進而導致尿液生成較少,表現為尿少的情況。

腎臟損害

如果患有風溼性心臟病的同時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則可能會進一步傷害到腎臟,導致腎小球動脈硬化以及腎實質缺氧,繼而會使腎單位受損,最終形成慢性間質性腎炎,使得腎臟濃縮功能下降,排尿次數及排出量均會有所減少,即為尿少的現象。

心原性腎病

部分風溼性心臟病患者在患病期間會出現血壓增高的情況,若未及時進行治療則會對腎臟產生一定的損害,甚至還會誘發心原性腎病的發生。隨著病情逐漸發展,會造成腎小管萎縮,並且會影響到體內水鈉代謝,所以會引起尿少的症狀。

神經內分泌調節異常

正常情況下,抗利尿激素由下視丘合成並儲存於脈絡叢,當身體血漿滲透壓升高的時候就會被釋放出來進入腦下垂體,促使晶體狀上皮細胞增生增大,從而使水分被重吸收進血液循環中。但若是患有風溼性心臟病以後,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使其興奮性降低,從而干擾到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導致其無法正常的發揮作用,因此就容易引起尿少的情況。

對於存在風溼性心臟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不適症狀。必要時還需遵醫囑服用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藥物來促進排尿。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