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性心臟病為什麼不能感冒發汗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2
風溼性心臟病患者出現心功能不全時,如果此時發生感冒、發汗,則可能會導致血容量不足或快速大量出汗等,從而誘發急性肺水腫。此外,還可能會影響抗感染治療的效果。

風溼性心臟病患者出現心功能不全時,如果此時發生感冒、發汗,則可能會導致血容量不足或快速大量出汗等,從而誘發急性肺水腫。此外,還可能會影響抗感染治療的效果。

血容量不足

風溼性心臟病的患者由於心臟結構改變,可引起瓣膜狹窄和關閉不全等情況,使血液在左心系統淤積而無法排出,長期以往會導致慢性心衰的發生。當患者出現感冒後,若伴有發燒症狀,且未及時進行退熱處理,可能導致體溫逐漸升高,繼而促使身體產生較多熱量,增加外周血流速度並加快血液循環,以達到散熱效果。但在此過程中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若未能及時補充則可能出現脫水的情況,進而影響到正常的心臟泵血功能,嚴重者還會加重心臟負擔,甚至進一步發展為失代償期心衰,因此不可隨意發汗來降低體溫。

快速大量出汗

風溼性心臟病本身容易合併病毒感染,如克沙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此時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呼吸道黏膜屏障受損,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一旦併發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也會因發炎刺激而導致體溫上升。若未積極給予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處理,並頻繁使用發汗藥,如麻黃根、桂枝等,可能導致大量出汗,短時間內液體丟失過多,造成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從而誘發低血壓、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不利於病情恢復。

誘發急性肺水腫

對於存在風溼性心臟病的患者而言,在感冒期間由於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襲,常會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若此時未遵醫囑應用相關藥物控制病情進展,反而自行服用止咳類藥物,如氫溴酸鹽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HBr)等,就可能因為劇烈咳嗽而誘發急性肺水腫,表現為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咳粉紅色泡沫樣痰等現象,嚴重情況下還可危及生命安全。

影響抗感染治療效果

部分風溼性心臟病患者在發病早期僅表現出單純的感冒表現,比如鼻塞、流涕、咽痛等不適。若未遵照醫生指導採取對症治療措施,而是盲目地透過發汗等方式緩解感冒症狀,不僅會使原有病變受到忽視,而且也不利於後續抗感染治療,所以應避免擅自用藥。

風溼性心臟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大,應及時增減衣物,同時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鍛鍊加強免疫力。若發現身體異常,需立即前往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完善心電圖檢查、心臟超音波等專案明確診斷。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