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身上發冷的病因:心臟供血不足、感冒發燒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04
本文介紹了心臟供血不足、感冒發燒、肺部感染、肺結核四種疾病可能導致身上發冷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處理措施。針對上述情況,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確定病因並接受適當的治療。

心臟供血不足身上發冷

心臟供血不足指的是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導致身上發冷,可能是伴有睡眠不足或缺鐵性貧血導致的,也可能是伴有感冒發燒導致的,還可能是伴有肺部感染、肺結核導致的,不同原因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具體如下:

1、睡眠不足或缺鐵性貧血患者長期睡眠不足或患有慢性缺鐵性貧血時,常導致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心臟或全身循環血容量不足,很容易出現體內荷爾蒙水平升高,血液就會集中在身體最需要的部位,易出現明顯的心慌、呼吸困難、氣短、自覺四肢末端或渾身發冷症狀等。患者應規律作息、清淡飲食、儘量調節好心情,可以多吃些富含鐵質的食物來保暖身體,如動物肝臟、魚、雞蛋、羊肉等食物,也可以多吃些富含熱量的食物,要注意多進行耐寒的鍛鍊,多到戶外進行運動,對身體保暖是有著非常大的好處的。

2、感冒發燒由於受到病原體的感染從而引起體溫出現波動,可出現發燒或發冷,在體溫的上升階段,由於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不出汗,立毛肌收縮,散熱減少,刺激皮膚的冷覺感受器並傳至中樞引起畏寒,而體溫下升期會感覺到冷,體表微血管擴張,出汗多,皮膚潮溼,身體熱量大量喪失,因為散熱大於產熱,體內能量不足,反而會覺得冷。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可用熱水來泡腳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驅除體內的寒氣並促進體溫的穩定,還能夠加快全身皮膚表面的微血管的擴張促進散熱並降低體溫;如果體溫超過38.5℃時可以給予退燒劑,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Paracetamol)、水楊酸化離胺酸(Lysine Acetylsalicylate)等;對細菌感染應該給予抗生素,如盤尼西林、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對病毒感染可以選擇雷巴威林(Ribavirin)、克流感(Tamiflu)、阿昔洛韋(Aciclovir)等。

3、肺部感染、肺結核患有肺部感染或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時,由於易導致身體過度耗能、營養不良,也會出現渾身發冷的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行胸部X光、胸部超音波、痰塗片等明確診斷,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抗感染治療,可口服抗生素,如盤尼西林、氧氟沙星(Ofloxacin)等,還可進行抗結核治療,如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等。

手腳心發燒,但又畏寒怕冷

手腳心發燒,但又畏寒怕冷,可能是氣血兩虛、陰虛、陽虛等原因導致,原因不同,治療不同。

氣血兩虛

氣血兩虛會導致氣的推動、溫煦、防禦等功能減弱,人體血液不足,無法充分濡養臟腑、經絡等,進而導致身體功能減退,使營養和滋潤全身及維持人體精神活動的功能減弱所致,多表現為出虛汗、畏冷、頭暈眼花、失眠多夢等,所以氣血兩虛可能會導致手腳心發燒但又畏寒怕冷的情況。日常生活多吃些補氣血的食物,如紅棗、蓮子、山藥等,少食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冷飲、辣椒等。也可進行適當運動促進體內氣血執行,若不適嚴重,遵循醫囑服用一些補氣血的藥物,如歸脾丸、八珍湯(瑞竹堂經驗方)等補氣養血調理治療。

陰虛

陰虛是陰液受損,迫津外出,出現了出虛汗的症狀,一般是夜間盜汗比較多,除了出汗,還伴隨兩手心和兩足心發燒,並自覺心胸煩熱等症狀,故陰虛會導致手腳心發燒但又畏寒怕冷的情況。飲食上少吃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煎炸燒烤等溫燥食品,多吃滋陰清熱,生津潤燥的食物,如銀耳、雪梨、蓮子等食物;生活作息需規律,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也可服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滋陰清熱的藥物。

陽虛

陽虛是由於體表的衛陽受損,汗孔不固,津液外洩,與肺氣虛相關,多表現為白天不自主地出汗,出汗後容易伴隨惡風、全身痠痛等症狀,陽虛多會導致手腳心發燒但又畏寒怕冷的表現。日常生活中調養時應注意保暖,適當運動,少吃生冷食物;也可用金匱腎氣丸、附子理中丸等溫中助陽的中成藥調理;也可用艾條放置於肚臍周圍、足三里、神闕穴、關元、百會穴等施灸調理治療。若出現手腳心發燒,但又畏寒怕冷的情況,經過自行調整後,症狀未見好轉或加重,需及時前往醫院就診,藥物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艾灸需專業人士操作,不可自行操作。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