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嬰兒疝氣怎麼辦

分類: 母嬰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2
早產兒出現疝氣時,如果身體狀況良好,無明顯不適症狀,則通常可以先進行觀察。但如果存在排便、排氣停止等表現,則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透過手法復位、貼膠布療法或使用疝氣帶等方式治療,必要時可能需採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早產兒出現疝氣時,如果身體狀況良好,無明顯不適症狀,則通常可以先進行觀察。但如果存在排便、排氣停止等表現,則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透過手法復位、貼膠布療法或使用疝氣帶等方式治療,必要時可能需採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非藥物治療

手法復位

在專業醫生操作下,將脫出的腸管、腹腔內臟器推回腹腔的過程即為手法復位。經過積極的手法復位後,一般預後較好,並且不會影響到正常的成長發育。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法復位僅能用於臨床上較輕的早產兒疝氣患者,而較重者則不適合採用此方法處理。

貼膠布療法

對於早產兒疝氣而言,由於其年齡較小,所以不建議行手術治療。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貼膠布的方式進行緩解,即將醫用粘性背襯材料與貼上劑一起敷於臍部,利用貼上劑的粘性使膠布固定於臍環部位,從而達到阻止臍疝囊突出的目的。

使用疝氣帶

若早產兒患有疝氣的情況較為嚴重,上述兩種方式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可遵醫囑應用疝氣帶來進行對症支援治療。因為疝氣帶能夠限制臍疝囊膨大和突出,但是並不能徹底治癒疾病,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其他

部分早產兒疝氣情況比較嚴重,經以上幾種方式治療後,病情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時,應考慮是否適合行手術治療。如行補片修補術,是將人工補片放置在腹壁缺損處,以防止組織再次癒合,從而有效避免復發。

手術治療

當早產兒發生疝氣以後,如果經過長時間保守治療無效,則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目前臨床主要使用的手術方式包括高位結紮術、疝囊封閉術以及疝囊高位切斷加疝修補術等,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意做好護理工作,盡量減少早產兒哭鬧次數,以免增加腹壓導致病情加重。另外,還需注意保持區域性清潔乾燥,勤換洗內衣褲及尿布,以免引起感染等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