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常見症狀、治療方法、預防與舒緩動作

分類: 骨骼與肌肉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4
坐骨神經痛是由於坐骨神經受壓迫或刺激引起的一種疼痛,多表現為臀部及下肢麻木、疼痛。該病患者應及時就醫,以免出現膀胱與肛門功能障礙等問題。治療手段包括物理療法、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為預防坐骨神經痛,建議定期鍛鍊、保持良好姿勢並控制體重。

坐骨神經痛是由於坐骨神經受壓迫或刺激引起的一種疼痛,多表現為臀部及下肢麻木、疼痛。該病患者應及時就醫,以免出現膀胱與肛門功能障礙等問題。治療手段包括物理療法、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為預防坐骨神經痛,建議定期鍛鍊、保持良好姿勢並控制體重。

坐骨神經痛不是「病名」是症狀!

1. 坐骨神經痛指的是坐骨神經受到刺激或受壓迫所引起的疼痛,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

2. 由於坐骨神經是身體中最長的神經之一,因此當其受到壓迫時,疼痛會從腰部、臀部、大腿後面、小腿和腳跟傳遞到相關區域。

3. 當坐骨神經受到壓迫時,可能會導致下肢麻木、刺痛感、肌肉萎縮等不適癥狀。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4. 須指出的是,坐骨神經痛往往與腰椎間盤突出、脊柱管狹窄等結構性問題有關聯。

5. 因此,如果出現長期且持續性的坐骨神經痛建議儘快就醫以尋求適當的治療和管理方法。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減輕症狀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坐骨神經痛 常見症狀

坐骨神經痛常見症狀包括臀部疼痛、下肢麻木、坐骨神經分佈區放射性疼痛、行走困難以及肌力減退。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及時就醫以評估是否需要物理治療或手術干預。

臀部疼痛

坐骨神經痛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坐骨神經發炎和傷害所致,當病變刺激或壓迫鄰近結構時,會導致臀部出現持續性的鈍痛。疼痛通常位於臀部深處,可能伴有刺痛感或燒灼感。

下肢麻木

由於坐骨神經受到壓迫或刺激,可能會導致神經傳導受阻,進而引發下肢麻木的症狀。這種麻木感通常從腰部開始,沿著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向下延伸至足背、足底等區域。

坐骨神經分佈區放射性疼痛

坐骨神經痛多由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症候群等因素引起,這些病因可直接或間接地壓迫、刺激坐骨神經。當坐骨神經受到壓迫或刺激時,會引起沿坐骨神經通路的劇烈放射性疼痛。疼痛通常始於臀部並向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足跟、足底放射,有時可向腓腸肌放射。

行走困難

坐骨神經痛患者在行走時,隨著坐骨神經受到牽拉,會加劇疼痛,從而產生行走困難的情況發生。患者在行走一段距離後,會出現難以忍受的疼痛,需要休息片刻才能繼續行走。

肌力減退

坐骨神經支配肌肉力量減弱可能是由於坐骨神經本身受損或周圍組織壓迫引起的,這種情況可能導致肌肉收縮無力。受影響的肌肉包括臀大肌、股二頭肌、膕繩肌和蹠屈肌群,患者可能出現抬腿困難、蹲起費力等症狀。

針對坐骨神經痛的診斷,可以進行磁共振成像(MRI)以評估脊柱狀況,還可透過直腿抬高試驗、加強試驗來輔助判斷是否存在坐骨神經受壓的情況。對於確診為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建議遵醫囑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等緩解疼痛,也可考慮物理療法如針灸、烤電等。患者平時應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以免加重不適症狀。

哪些人容易坐骨神經痛?

久坐不動、肥胖、經常彎腰、長時間站立或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群容易發生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區疼痛症候群。其病因包括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症候群等,這些因素會壓迫或刺激坐骨神經,引起疼痛。典型症狀為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及足跟部放射性疼痛,伴有麻木感、刺痛感、肌肉無力等症狀。

常做的檢查專案有直腿抬高試驗、X光檢查、CT掃描、MRI檢查以及超音波檢查等。患者可遵醫囑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緩解疼痛,對於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考慮開放手術如椎板切除術來減壓受壓神經根。

建議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尤其是坐著,以減少對坐骨神經的壓力。同時注意體重管理,避免過度勞累,定期進行適度運動,如游泳,有助於預防坐骨神經痛的發生。

坐骨神經痛伴隨這些症狀 應立即就醫

坐骨神經痛伴隨臀部疼痛、下肢麻木、坐骨神經分佈區放射性疼痛、行走困難、膀胱和肛門功能障礙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以避免病情惡化。

臀部疼痛

坐骨神經痛是由坐骨神經受壓引起的,當壓迫導致區域性發炎反應時,會引發臀部疼痛。這種疼痛通常位於臀部深處,可能伴有刺痛感或燒灼感。

下肢麻木

坐骨神經受到壓迫後,會導致神經傳導受阻,進而出現下肢麻木的症狀。麻木感通常從臀部開始,沿著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向下延伸至足背。

坐骨神經分佈區放射性疼痛

坐骨神經痛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症候群等病變直接刺激坐骨神經根部所致。這些病變可導致神經纖維水腫、變性甚至斷裂,從而產生電生理活動異常放電,形成陣發性電擊樣劇烈疼痛。疼痛一般集中在臀部、股骨大轉子、膕窩上方、小腿前外側以及足背內緣。

行走困難

由於坐骨神經受到壓迫,可能會導致肌肉力量下降,繼而影響步態平衡,使患者難以保持穩定並出現行走困難的情況。行走時,患者可能會感到搖晃不穩,需要藉助外部支撐物才能維持站立或行走狀態。

膀胱和肛門功能障礙

坐骨神經支配著膀胱和肛門括約肌的功能,若因外傷或其他原因導致坐骨神經受損,則可能導致膀胱和肛門括約肌失去正常控制,引起排尿和排便功能障礙。患者可能出現尿頻、尿急、尿失禁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便秘或無法控制排便的情況。

針對坐骨神經痛伴隨上述症狀,建議進行磁共振成像以評估脊柱狀況,必要時還可進行直腿抬高試驗、X光片檢查等輔助診斷。治療措施包括物理療法如熱敷、針灸,以及藥物治療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布洛芬(Ibuprofen)、阿斯匹靈(Aspirin)等。患者應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尤其是對於久坐的人群,要注意適當起身走動,幫助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助於減輕不適症狀。

坐骨神經痛 該看哪科?

坐骨神經痛可以看骨科、疼痛科、神經內科、康復醫學科、針灸推拿科等。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骨科

骨科主要涉及骨骼、關節及軟組織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坐骨神經痛可能由腰椎間盤突出等脊柱病變引起,故可選擇骨科診治。 在骨科可以進行X光片、CT或MRI以評估脊柱狀況。

疼痛科

疼痛科專門處理各種類型的慢性疼痛,包括坐骨神經痛。 如果坐骨神經痛為持續性或難以透過簡單措施緩解,則應考慮疼痛科。 在疼痛科可以接受藥物注射、射頻消融或其他微創手術治療。

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專注於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和管理,如坐骨神經痛可能是由於神經受壓引起的。 如果坐骨神經痛伴有下肢麻木、刺痛感等症狀時,建議前往神經內科就醫。 在神經內科可以透過電生理測試、磁共振成像等方式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行詳細評估。

康復醫學科

康復醫學科提供物理療法、職業療法和運動療法來幫助患者恢復功能和減輕疼痛。 對於因外傷後遺症導致的坐骨神經痛,在康復醫學科接受專業指導的鍛鍊可能有所幫助。 患者可在康復醫學科接受超音波治療、功能性電刺激等非侵入性治療手段。

針灸推拿科

針灸推拿科運用傳統中醫療法如針灸、拔罐等來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 探索中醫是否能改善坐骨神經痛症狀是選擇針灸推拿科的原因之一。 針灸推拿科的主要檢查方式包括望聞問切和舌診等,以確定最佳治療方案。

坐骨神經痛患者應注意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尤其是久坐。日常生活中注意睡姿正確,枕頭不宜過高過低,以免加重病情。

坐骨神經痛 治療方法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可能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理療法、神經阻滯、椎間孔擴大術或脊柱微創手術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儘快就醫以評估適當的治療方案。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透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來減少發炎和疼痛,常用藥物包括布洛芬(Ibuprofen)、那普洛先錠(Naproxen)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能夠緩解坐骨神經痛引起的發炎和疼痛,但需注意長期使用可能帶來的胃腸道副作用。

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主要包括熱敷、冷敷、電刺激及超音波治療等手段,每日可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物理治療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並減輕坐骨神經受壓所致之不適感。

神經阻滯

神經阻滯是在專業醫生操作下將區域性麻醉劑注入特定神經周圍區域,通常採用針刺法完成。此措施可暫時性地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從而迅速止痛;適用於急性發作期的劇烈背痛及腿痛。

椎間孔擴大術

椎間孔擴大術是一種開放性手術,在全身麻醉下透過切開背部軟組織暴露病變部位,使用特殊工具擴大狹窄的椎間孔。該手術旨在直接解決因腰椎管狹窄導致的壓迫性坐骨神經痛;適合反覆保守治療無效且存在明確結構異常者。

脊柱微創手術

脊柱微創手術是利用小切口進入體內進行的微創傷手術,如椎間盤鏡、後路椎間融合器植入術等。這類手術目標是移除致壓物或穩定受損節段以緩解對坐骨神經的壓迫;對於複雜病例提供快速康復及較小切口優勢。

在治療坐骨神經痛時,應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以免加重腰部負擔。日常生活中,還可適當進行游泳運動,幫助增強腰背肌力量,也有助於改善病情。

預防坐骨神經痛的 4 個習慣

預防坐骨神經痛可以建立規律運動、正確體姿、適當休息、體重管理、腰部支撐等5個習慣。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能夠增強核心肌群的力量和柔韌性,有助於減輕脊柱壓力,緩解坐骨神經受壓。建議每週至少進行3次針對核心肌群的鍛鍊,如腹部收緊、平板支撐等。

正確體姿

正確的體姿可以減少脊柱負擔,降低發生坐骨神經痛的風險。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適當休息

適當休息可以幫助緩解肌肉緊張和疲勞,從而減少對坐骨神經的壓迫。長時間工作或學習後,應該適時休息並進行適當的活動。

體重管理

體重管理可減輕身體對坐骨神經的壓力與負擔,進而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透過飲食控制和適量運動來維持健康的體重範圍。

腰部支撐

腰部支撐能提供額外的支援,減少因坐骨神經受壓引起的不適感。選擇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座椅,並使用腰墊以提供額外支援。

若上述措施無效且疼痛加劇,患者應及時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4 個動作 舒緩坐骨神經不適

針對坐骨神經不適的舒緩動作主要包括拉伸、按摩、平衡訓練和核心穩定性練習。

坐骨神經痛多由外傷、勞損、久坐等原因導致的坐骨神經受壓或發炎所致。適當的拉伸可以緩解肌肉緊張,減輕對坐骨神經的壓力;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神經根周圍組織的沾黏和水腫;平衡訓練有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避免因姿勢不當引起的繼發性傷害;核心穩定性練習能增強脊柱支撐力,改善脊柱力學分佈,從而間接保護坐骨神經不受額外傷害。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坐骨神經痛患者,在進行任何運動前都應諮詢專業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意見,以確保安全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大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習慣,尤其是長時間坐著時,要定期起身活動,避免過度疲勞和區域性壓迫,預防坐骨神經不適的發生。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