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可透過飲食調整以預防火燒心;胃食道逆流則建議生活作息調整、按摩穴位等非藥物治療。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肥胖者預防火燒心,從「控制體重」開始
肥胖者預防火燒心可以透過以下方法實現:
1. 飲食調整: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等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的比例。
2. 合理運動:增強身體代謝功能和消耗熱量的能力,有助於降低體脂率及保持正常體重。
3. 定期健康檢查:定期進行體檢,監測血糖、血脂等指標,早期發現並處理潛在風險因素。
4. 生活習慣改善:避免過度飲酒、戒菸以及規律作息,都有助於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水平。
5. 心理壓力管理:學習放鬆技巧如冥想或深呼吸以減輕日常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因為長期心理緊張也會影響到消化道的功能。
預防胃食道逆流,營養師分享飲食八大關鍵
預防胃食道逆流,可以注意餐後適當活動、避免高脂食物、減少咖啡因攝入、睡前3小時不進食、穿著寬鬆衣物。
餐後適當活動
餐後適當活動有助於促進消化和胃腸蠕動,進而改善食物從胃中排出的情況。建議飯後至少站立或輕度活動30分鐘,以促進食物從胃中排空。
避免高脂食物
高脂食物會增加胃酸分泌,從而降低賁門括約肌的功能,導致胃內容物迴流到食道。應盡量減少攝入油炸、煎烤等高脂肪食品,特別是晚餐時。
減少咖啡因攝入
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增強胃酸的分泌,使賁門括約肌鬆弛,從而引起胃食道逆流。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咖啡、茶、可樂等含咖啡因飲料的攝入量,每日不超過400毫克。
睡前3小時不進食
睡前3小時內進食可能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導致食物無法及時消化吸收,易引發胃食道逆流。睡前2-3小時停止進食,給予足夠時間消化食物,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促動力藥物如多普利杜(Domperidone)來緩解不適症狀。
穿著寬鬆衣物
緊身衣物可能壓迫腹部,導致腹內壓增高,從而誘發或加劇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宜選擇寬鬆舒適的棉質衣褲,避免穿著束腰過緊的服裝。
若上述措施不能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應及時諮詢專業醫師進行診治。
我有胃食道逆流,到底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
胃食道逆流患者可以適量食用小米粥、燕麥片、菠菜、青花菜、低脂優酪乳等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食物並不能替代醫生的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小米粥
小米粥是一種較為溫和且易於消化的食物,不會增加胃部壓力,適合胃食道逆流患者食用。適量食用小米粥可減輕胃部不適感,但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
燕麥片
燕麥片富含纖維素,能夠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症狀。但是過多攝入可能會導致腹脹、腹瀉等不良反應。因此,建議適量食用,每次不超過50克。
菠菜
菠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促進腸道健康。然而,其含有的草酸可能會影響身體對鈣質的吸收。因此,不宜過量食用,尤其是對於需要補鈣的人群。
青花菜
青花菜富含硫代葡萄糖苷,能在體內轉化為異硫氰酸酯,具有抗癌作用。但是,青花菜中的纖維含量較高,不易被消化,容易引起胃腸不適。因此,應適量食用,每次不超過200克。
低脂優酪乳
低脂優酪乳中含有乳酸菌,可以幫助調節腸道菌群平衡,促進消化吸收。但是,如果患者對乳製品過敏或乳糖不耐受,則不適合飲用低脂優酪乳。此外,選擇無糖或低糖版本更為適宜,以減少糖分攝入。
胃食道逆流患者需避免食用柑橘類水果、咖啡因飲料及高脂肪食品,如炸雞、薯條等,以減少胃酸逆流的發生。飲食調整是管理該疾病的關鍵部分,建議諮詢營養師制定個性化飲食計劃。
改善胃食道逆流,生活作息調整五大策略
改善胃食道逆流可以採取飲食調整、餐後散步、睡前抬腿運動、減少咖啡因攝入、戒菸限酒等生活作息調整策略來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沒有緩解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
飲食調整
建議患者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避免過量進食、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胃腸負擔。透過合理的飲食習慣有助於減輕胃腸道壓力,進而緩解不適症狀。
餐後散步
建議患者飯後適當散步,如慢走半小時左右,可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幫助減少食物堆積於上腹部,從而降低發生胃食道逆流的機率。
睡前抬腿運動
睡前適當做抬腿運動,每次做5-10分鐘,能夠促進胃部血液循環,加快食物排空速度。此方法能有效預防胃內容物過度積聚而引起胃內壓增高,導致胃酸分泌增多,引發胃食道逆流。
減少咖啡因攝入
對於存在胃食道逆流的人群而言,應盡量減少攝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及飲品,每日攝入總量不超過300mg。因為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加劇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戒菸限酒
長期吸菸者需要逐漸減少直至停止吸菸;飲酒者需控制每週酒精攝入量男性少於28單位,女性少於17.5單位。菸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屬於刺激性物質,可能會誘發或加重胃食道逆流。
此外,患者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穿著過於緊身的衣服,以免造成腹內壓升高,不利於病情恢復。若上述措施無效且症狀持續不緩解,則應及時就醫進行針對性處理。
胃食道逆流按 4 穴位也能改善!
胃食道逆流可以透過按摩穴位來緩解症狀,常選取中脘穴、內關穴、足三里穴和三陰交穴等經絡上的特定位置。
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即腹正中線上4寸的位置。中醫認為此處是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能夠健脾和胃、理氣消脹。患者可以順時針輕柔地按壓此穴位以促進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
內關穴
內關穴在腕橫紋上3橫指處,在前臂屈肌腱橈側緣的中間。該穴位屬於手厥陰心包經,主治失眠、焦慮等症狀;現代研究也證實其對調節自主神經系統有良好效果。取穴後可交替進行旋轉揉捏動作,並配合深呼吸練習以達到放鬆身心的目的。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外開一橫指處。中醫認為該穴位具有健脾胃、補氣血的功效,對於治療食慾不振、腹瀉等問題有一定的作用。患者可以用拇指按住足三里穴並做旋轉揉動的動作,每次操作50~60次為宜。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此穴屬肝、腎、脾三條陰經的交會穴,故而命名。經常刺激此穴幫助調整體內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滋補肝腎、健脾利溼的作用。患者可用雙手大拇指分別按於兩側三陰交穴,其餘四指附著於穴位周圍固定之,然後緩緩用力向下按至穴位酸脹感明顯即可。
如果上述方法並不能有效緩解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則需要及時就醫接受專業治療。同時還要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加重症狀的食物或飲料,如咖啡、巧克力及某些辛辣食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