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前端痛:什麼是蹠骨痛?如何與足底筋膜炎區分?

分類: 骨骼與肌肉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4
蹠骨痛可能因蹠骨與底面附著的筋膜、肌腱或韌帶發生急慢性發炎或外傷引起。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並接受適當的治療,如物理療法、矯形鞋墊、功能鍛鍊、藥物治療或手術矯正等。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走路,並注意穿著合適的鞋子以減輕蹠骨的壓力。若出現蹠骨疼痛的症狀,應及時就醫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蹠骨痛可能因蹠骨與底面附著的筋膜、肌腱或韌帶發生急慢性發炎或外傷引起。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並接受適當的治療,如物理療法、矯形鞋墊、功能鍛鍊、藥物治療或手術矯正等。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走路,並注意穿著合適的鞋子以減輕蹠骨的壓力。若出現蹠骨疼痛的症狀,應及時就醫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什麼是蹠骨痛?

蹠骨痛是指蹠骨與底面附著的筋膜、肌腱或韌帶發生急慢性發炎或外傷引起的疼痛。

蹠骨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足部結構異常、鞋子不合適導致區域性壓迫、過度使用或外傷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蹠骨與周圍組織之間的摩擦增加,進而引發發炎反應和疼痛。蹠骨痛的症狀包括足底前中部疼痛、觸痛、腫脹、活動受限等。嚴重時還可能出現紅斑、發燒等症狀。

蹠骨痛通常可以透過體格檢查來診斷,醫生會觀察患者的步態是否異常,並觸控患處以確定是否有壓痛點。此外,X光檢查也是常用的輔助診斷手段,可以排除骨折或其他骨骼問題。蹠骨痛的治療方法因個體差異而異,一般包括物理療法、矯形鞋墊或鞋類調整以及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對於嚴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注射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或行手術治療。

患者應避免穿著高跟鞋或過緊的鞋子,以減少足部壓力,促進病情恢復。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不適感。

但足底筋膜炎雖然也是過度使用造成的傷害,疼痛的時候卻是「起床下地的那一瞬間」最痛,動一動之後就會好一點。

足底筋膜炎的疼痛特徵有以下五點:

1. 起床時劇烈疼痛:足底筋膜在睡眠中保持舒展狀態,醒來時突然承受到體重壓力會導致劇烈疼痛。

2. 疼痛集中在腳跟正中央:這是因為足底筋膜與腳後跟處接壤,發病時會在此區域形成微小撕裂。

3. 久坐或休息後疼痛加劇:長時間靜止狀態下,筋膜容易僵硬,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引起疼痛加劇。

4. 活動後緩解:隨著活動量增加,肌肉和筋膜也會逐漸變得柔軟,因此疼痛感會減輕。

5. 體重過高或鞋子不合適可加重症狀:過高的體重增加了腳部負荷,不合適的鞋子提供了不夠好的支撐,這都可能使現有的問題更加嚴重。

像是跑步、跳躍時沒有好好暖身、也沒有拉筋,或是常穿高跟鞋、尖頭的鞋子,都會讓全身的重量壓在腳趾與腳板銜接的蹠骨上,承受的力量大約是全身重量的3倍

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蹠腱膜炎,引起疼痛,特別是在早晨起床後第一步踩在地上時尤為明顯。

不正確的運動方式或穿著不當的鞋子可能導致蹠腱膜勞損。蹠腱膜是連線足底肌肉到腳掌的一條帶狀結構,在過度使用或不當壓力下會引發發炎。長時間站立也可能加劇蹠腱膜的壓力,導致不適感。因此,建議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如穿戴合適的鞋子並進行適當的熱身活動,以減少蹠腱膜炎的風險。

此外,遺傳因素可能會影響個體易感性,但通常不是直接原因。某些職業,例如軍人、芭蕾舞者或體操運動員,由於頻繁的足部承壓而增加患病風險。

預防蹠腱膜炎的關鍵在於定期進行適當的伸展與鍛鍊,並選擇合適的鞋類支撐足弓,避免長時間站立或穿著不合適的鞋子。若出現足跟痛等異常症狀,應及時諮詢專業醫療人員進行評估與治療。

蹠骨痛怎麼辦?

蹠骨痛建議及時就醫,可以考慮物理療法、矯形鞋墊、功能鍛鍊、藥物治療或手術矯正等方法來緩解症狀。如果疼痛加劇或影響日常活動,應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物理療法

利用手法按摩、牽引、電療等手段促進區域性血液循環,改善足部不適。需由康復師指導進行,並根據個體差異調整方案。

矯形鞋墊

透過定製合適的鞋墊來改善步態異常,減輕蹠骨頭負重壓力,一般需要定期更換。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保持鞋子乾燥清潔,避免與硬物摩擦造成傷害。

功能鍛鍊

針對足底肌肉力量減弱導致的蹠骨關節負擔增加而引發的疼痛問題,在醫生指導下做針對性的功能訓練如屈伸運動等;開始前要熱身並注意不要超過身體承受範圍以免加重傷害風險。

藥物治療

對於因外傷引起的蹠骨痛可遵醫囑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腸溶片等止痛消腫;但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胃黏膜損害或其他不良反應,須謹慎使用並在醫師監督下合理用藥。

手術矯正

嚴重或複發性蹠骨經痛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行蹠骨截骨術、三關節融合術等手術方式直接解決問題;術後需嚴格遵循醫囑執行各項復健計劃以確保恢復效果及減少併發情況發生機率。

建議患者平時儘量穿著寬鬆舒適的鞋子,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走路,以減少腳部的壓力。同時還要注意休息,晚上睡覺時可以把患肢抬高,幫助促進血液循環。

建議重心不要完全放在腳掌前面,而是上半身、包含頭部跟肩膀微微前傾,但腳掌整個踏到地板,並在諮詢醫師過後,在鞋子裡放入蹠骨墊,減輕蹠骨的壓力。

建議重心不應完全集中在腳掌前面,可以透過以下幾點進行調整:

1. 上半身應該保持直立,避免彎腰或駝背。

2. 頭部和肩部應該微微前傾,以維持身體平衡。

3. 腳掌應該整齊地著地,避免踮起腳尖或者踩扁腳趾。

4. 在進行運動時,應該選擇適合自己體型和步幅的鞋類,以減少對蹠骨的壓力。

5. 如有必要,可以在鞋子中放置蹠骨墊或其他支撐器具,以提供額外的舒適感和保護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如有任何關節疼痛或其他健康問題,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熱敷腳底板、並在雙腿伸直的坐姿時,將腳底板拉往自己的方向,幫助舒緩壓力跟疼痛,不要等到蹠骨壓力性骨折、發炎的時候才來保養。

蹠骨壓力性骨折、發炎時,可以考慮熱敷、按摩、足部反射療法等方法進行緩解,但如果疼痛加劇或無法承

熱敷

使用溫度適宜的熱水袋或暖貼輕柔地放置於受影響區域,每次15-20分鐘,每日多次。熱敷能促進區域性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有助於減輕蹠骨壓力引起的不適。但需注意控制溫度以防灼傷。

按摩

選擇舒適的姿勢,如仰臥位,用雙手指腹對腳底板進行環形按壓及揉捏動作;時間依個人耐受而定。此方法有助於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以及軟組織放鬆;從而輔助改善因長時間站立導致的足部腫脹和疲勞現象。

足部反射療法

透過特定的動作和手法作用於足部的不同部位來刺激身體內部器官和系統的反射點,通常需要由專業人員操作。該方法被認為能夠平衡體內能量流動、增強免疫力並促進整體健康;對於緩解足部壓力相關問題也有一定效果。

建議定期進行足部保健,包括穿著合適的鞋子提供良好支撐、避免長時間單腳承重、保持適度運動鍛鍊等。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者影響日常活動,應及時就醫諮詢。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