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心臟痛:狹心症、心肌梗塞胸悶時機點不同!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4
胸悶是狹心症和心肌梗塞的共通症狀,但兩者的發作時機不同。狹心症患者的治療決策需考慮個體風險因素,而心肌梗塞則強調緊急醫療干預以降低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在冬季高火鍋季,注意食材新鮮與衛生以避免消化道問題。

胸悶是狹心症和心肌梗塞的共通症狀,但兩者的發作時機不同。狹心症患者的治療決策需考慮個體風險因素,而心肌梗塞則強調緊急醫療干預以降低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在冬季高火鍋季,注意食材新鮮與衛生以避免消化道問題。

狹心症、心肌梗塞胸悶時機點不同!

狹心症和心肌梗塞都可能導致胸悶,但兩者存在不同的發作時機點。狽心症通常在情緒壓力大或體力活動後出現;而心肌梗塞則可能在任何時間發生,特別是在午夜至清晨之間。

獮心症

狹心症常由情緒壓力大引起,患者可能會在工作、學習或其他心理負荷較重的情況下感到胸悶。其症狀包括胸部緊迫或壓迫感、出汗、呼吸困難等。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多因冠狀動脈突然堵塞導致血液供應中斷而發生,因此胸悶可隨時發作。癥狀還包括胸痛、背痛、手臂痠麻、冷汗等。

面對這兩種疾病時,應避免劇烈運動並保持情緒穩定以減少狚心症發作風險;若懷疑有心肌梗塞徵兆,則應立即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心電圖檢查或者血脂檢測以便及時發現與治療。

慢性狹心症一定要做心導管嗎?

慢性狹心症患者是否需要進行心導管取決於個體風險評估。

心導管是一種侵入性手術,透過將一根細軟的導管插入到主動脈內,然後將其引導至冠狀動脈開口處,注射顯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並可同時對狹窄或堵塞的部位進行擴張或植入支架。該手術有助於明確冠狀動脈病變的程度和範圍,進而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如果患者的病情穩定且沒有明顯的血流動力學障礙,則可能不需要緊急進行心導管術。

對於慢性狹心症患者,定期的心臟監測和生活方式干預是必不可少的,這可以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以及避免吸菸等不良習慣。若症狀有加重趨勢或者出現新的不適,應儘快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評估與治療。

心肌梗塞救治搶時間!避免併發症是關鍵

心肌梗塞的急救關鍵在於儘快就醫,以減少胸痛、心絞痛、呼吸困難、出汗、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的併發症風險。如果疑似心肌梗塞,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並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胸痛

心肌梗塞時由於心臟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細胞缺氧和壞死,刺激心臟內神經末梢而引發胸痛。胸痛通常位於胸骨後部或左側胸部,有時可放射至左臂或肩部。

心絞痛

心肌梗塞可能由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破裂導致血管狹窄或堵塞,從而引起心肌缺血和缺氧,出現心絞痛的症狀。心絞痛常表現為胸骨後壓榨性疼痛,持續數分鍾至數十分鍾不等。

呼吸困難

當心肌梗塞發生時,由於心臟泵血功能受損,血液循環受阻,此時會導致肺水腫的發生,進而引起呼吸困難的現象。呼吸困難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咳血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窒息。

出汗

心肌梗塞時,心臟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泵出體外,導致血壓下降。為了維持腦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身體會透過增加心跳速率和收縮血管來提高血壓,這可能會導致交感神經系統興奮,進而引起出汗。患者可能出現全身或區域性出汗的情況。

噁心/嘔吐

胃腸道自主神經分佈豐富,在急性心肌梗塞期間,發炎因子會刺激迷走神經反射,導致胃腸蠕動減慢甚至停止,進而引發噁心和嘔吐。噁心/嘔吐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伴隨症狀之一,尤其是對於下壁心肌梗塞的患者。

針對心肌梗塞的診斷,可以進行心電圖、心臟超音波、血脂檢測等相關檢查。治療措施包括立即就醫並接受緊急醫療干預,如溶栓藥物或急診冠脈介入手術。患者應保持安靜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同時注意監測血壓、心率和心律等生命體徵,以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冬季飲食多地雷!吃火鍋眉角多

冬季飲食多地雷!吃火鍋眉頭多的原因主要包括食材不新鮮、餐具未消毒、底料新增過多添加劑、食用油反覆使用以及加工不當。這些食物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建議在食用前仔細檢查。

食材不新鮮

如果使用的肉類和海鮮類食材沒有經過徹底煮熟或儲存條件不佳,可能導致細菌滋生,引起腹瀉等不適症狀。尤其是在寒冷季節,更容易發生此類問題。

餐具未消毒

如果沒有嚴格遵守餐飲衛生規範,使用未經充分清洗或消毒的餐具,可能攝入有害物質,增加胃腸道疾病風險。

底料新增過多添加劑

為了追求口感和色澤,在製作火鍋底料時會加入大量的調味品及食品添加劑,如味精、雞粉、香辛料等,長期食用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食用油反覆使用

若商家為降低成本而選擇價格低廉且品質較差的食用油,並將其反覆使用,會導致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增高,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加工不當

例如將生的食物與已烹飪好的食物混合放置於同一容器中,或者在處理生鮮食材後未及時洗手,都可能引發交叉汙染,導致食物中毒的發生機率增加。

面對地雷食物,消費者應提高警惕,確保自身健康安全。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也要學會辨別並遠離潛在的風險源。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