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一定要開刀嗎:該看哪一科?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4
膽結石的治療涉及多個科室如消化內科、肝膽外科等。診斷通常透過超音波檢查、CT掃描等,而治療方法則包括飲食調整、手術療法等。術後護理需關注疼痛管理及傷口護理。

膽結石的治療涉及多個科室如消化內科、肝膽外科等。診斷通常透過超音波檢查、CT掃描等,而治療方法則包括飲食調整、手術療法等。術後護理需關注疼痛管理及傷口護理。

我有膽結石,該看哪一科?

您有膽結石可以看消化內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或急診科。由於膽結石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或手術治療,建議先到醫院的導診臺進行諮詢並選擇合適的科室。

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主要負責胃腸道、肝膽胰臟等器官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由於膽結石可能涉及膽囊或膽管的功能異常,因此可以到消化內科進行診治。在消化內科,患者通常會接受腹部超音波、CT掃描等影像學檢查以及血液生化分析等實驗室檢查。

肝膽外科

肝膽外科專門處理肝臟、膽囊及膽道相關的問題。膽結石是膽囊內形成的固體沉積物,屬於常見的膽囊疾病範疇,故應至肝膽外科就醫。在肝膽外科,常規的檢查專案包括超音波檢查、CT掃描、MRI成像以及有時需要的經皮肝穿刺活檢。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專注於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結構的診斷和治療。如果膽結石掉入下段膽總管並進入十二指腸時,可能會引起膽源性胰臟炎,此時可考慮泌尿外科。在泌尿外科,常規的診斷手段包括超音波、CT掃描、X光片檢查以及有時需要的逆行腎盂造影。

普通外科

普通外科涉及範圍廣泛,包括但不限於膽囊、皮膚、軟組織、血管、淋巴結等部位的疾病。膽結石若出現急性膽囊炎、膽管炎等併發症,則需及時前往普通外科進行手術治療。在普通外科,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超音波檢查以評估膽囊情況,必要時還可能推薦進行CT掃描或MRCP。

急診科

急診科處理各種急性和意外傷害事件,包括膽腸絞痛等膽結石引起的突發症狀。當膽腸絞痛發作時,應立即前往最近的急診室以獲得緊急醫療援助。在急診科,患者可能會快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來確認膽結石的存在。

患者平時應注意飲食平衡,避免高脂食物過多攝入。定期體檢有助於早期發現膽結石,如發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疑有膽結石可做哪些檢查和診斷?

若懷疑存在膽結石,可以進行超音波檢查、CT掃描、MRI成像、經皮肝穿刺膽管造影術以及實驗室檢測等檢查專案以明確診斷。

超音波檢查

利用高頻聲波反射成像原理,在非侵入性方式下觀察膽囊及周圍結構情況。此方法簡便快捷且無輻射風險,適合大規模篩查與隨訪監測。

CT掃描

透過X光投射對人體各層切面進行斷層影像採集,並經過電腦處理後生成影象。該技術能夠清晰顯示膽道系統內部結構異常如結石等情況。

MRI成像

運用強磁場和無線電波相結合來獲取身體資訊並構建三維模型圖。MRI對軟組織解析度高,不存在電離輻射危害,特別適宜於評估肝臟、膽囊及其他鄰近器官狀態。

經皮肝穿刺膽管造影術

在區域性麻醉下將一根細針插入皮膚並透過肝臟進入膽管系統,在注射顯影劑的同時拍攝X光片。此項操作有助於直觀地顯示是否存在阻塞性病變或異物積聚現象。

實驗室檢測

包括血清膽紅素測定、鹼性磷酸酶活力計數等專案,旨在評估肝功能狀態及探測間接膽紅素是否增高。這些檢驗結果結合臨床症狀分析能為判斷是否有膽管炎提供線索。

針對膽結石疑似狀況應避免進食油膩食物以減少膽汁分泌,以免誘發急性膽腸絞痛發作。同時建議定期複查上述相關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發現有膽結石時,可以透過哪些方法治療?

發現有膽結石時,可以透過飲食調整、膽管引流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溶石治療、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飲食調整

患者應遵循低脂、易消化的飲食原則,減少脂肪攝入量,如少食肥肉、油炸食品。高脂食物可促進膽固醇結晶形成,進而加重膽結石的症狀,而低脂飲食有助於緩解病情。

膽管引流術

透過經皮經肝膽管穿刺置管引流術或內鏡下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術,在影像學引導下將導管插入膽管進行引流。此措施旨在減輕膽管阻塞引起的發炎和積液,降低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利用腹腔鏡技術進入體內,找到並移除病變膽囊。該手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有效手段,能夠徹底去除病灶以防復發,並且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

溶石治療

使用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片、牛磺熊去氧膽酸等利膽藥物促進膽汁流動,幫助膽石溶解。上述藥物能調節膽汁組成,增加膽鹽分泌,從而改善膽石形成環境。

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

利用高能級物理能量作用於體內的膽結石上,將其震碎成更小顆粒以便排出。該裝置產生的振動波能夠有效地分解較大體積之膽石使其成為微粒狀態便於排出體外而不致造成任何組織傷害。

建議定期進行超音波檢查以監測膽結石的變化情況,特別是對於無症狀者。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避免暴飲暴食及過度節食,以免誘發膽腸絞痛或膽源性胰臟炎。

手術後居家護理該注意什麼?

手術後居家護理需注意疼痛管理、傷口護理、飲食調理、活動限制以及病情監測。

疼痛管理

術後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使用止痛藥物進行緩解。對於輕度至中度疼痛,可口服非處方止痛劑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重度或特殊型別的疼痛可能需要醫生開具處方藥。建議按時服用,並遵循醫囑調整劑量。

傷口護理

手術切口處應保持乾燥清潔,避免接觸水以防感染。每日可用優碘消毒液輕輕擦拭傷口周圍皮膚,並觀察有無紅腫、滲出等情況。此外還要避免劇烈運動以減少汗液刺激。

飲食調理

患者在恢復期間身體較為虛弱,應注意補充營養物質促進身體康復。宜選用易消化吸收且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粥、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高脂肪食品,以免加重胃腸負擔或影響傷口癒合。

活動限制

根據手術型別和個體差異確定適當的活動強度與時間。一般來說,開始時要限制劇烈運動如跑步或提重物,逐漸增加活動量直到恢復正常水平。過度活動可能導致出血或其他併發症。

病情監測

包括生命體徵平穩與否、是否有發燒、異常出血等症狀發生。若發現任何不適均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並接受相應處理。

上述提及的所有事項都必須嚴格遵守以確保患者的安全與健康。同時,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家屬也要給予充分的支援與關愛,幫助患者順利度過術後的關鍵時期。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