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尿道發炎狀:好發族群及復發原因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4
膀胱炎和尿道炎是由多種因素如細菌感染或解脲支原體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典型症狀包括尿頻、尿急、尿痛等,嚴重時可伴有血尿及下腹痛。該病好發於特定人群如女性、老年人等,並且存在復發風險,復發原因可能涉及細菌抗藥性、免疫狀態及生活習慣等因素。診治過程中需考慮個體差異並預防復發。

膀胱炎和尿道炎是由多種因素如細菌感染或解脲支原體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典型症狀包括尿頻、尿急、尿痛等,嚴重時可伴有血尿及下腹痛。該病好發於特定人群如女性、老年人等,並且存在復發風險,復發原因可能涉及細菌抗藥性、免疫狀態及生活習慣等因素。診治過程中需考慮個體差異並預防復發。

為什麼膀胱跟尿道會發炎?

膀胱和尿道之所以會發生發炎,可能是由於外源性細菌入侵、化學刺激、放射線傷害、長期憋尿以及異物刺激導致。

外源性細菌入侵

外源性細菌侵入泌尿系統後可能會誘發感染。這些外來病原體在尿液中繁殖會引發免疫反應,進而引起膀胱和尿道黏膜的發炎反應。

化學刺激

若患者攝入了大量含有防腐劑或色素的食物或飲料,其中含有的化學物質可能對膀胱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從而引起區域性組織發生發炎反應。

放射線傷害

受到放射線照射會導致細胞DNA受損,影響正常的生長週期,可能導致細胞過度增生或者死亡,從而引起膀胱和尿道出現發炎的情況。

長期憋尿

長時間不排尿會使尿液中的有機鹽類結晶析出並沉積於膀胱壁上,時間久了就有可能形成結石;同時還會使細菌易於滋生而發生感染;久之則容易引起膀胱肌肉功能紊亂,導致排尿困難甚至尿瀦留的發生。

異物刺激

如導尿管、留置針等醫療器械未經嚴格消毒或操作不當引起的區域性創傷,可為細菌提供進入膀胱的通道,導致其定植並引發感染。此外,如果患者有體內存在金屬假體或其他異物的歷史,則這些物體也可能成為潛在的感染源。

膀胱炎、尿道發炎狀

膀胱炎和尿道炎可能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下腹部疼痛和血尿,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尿頻

膀胱炎和尿道炎是由致病菌感染引起的區域性發炎反應,發炎因子刺激會導致膀胱黏膜過度活躍,進而出現頻繁排尿的情況。此症狀通常表現為患者排尿次數明顯增多,但每次排尿量較少。

尿急

由於發炎導致膀胱壁受到刺激,使神經敏感性增強,從而引發尿意急劇增加的現象。尿急可能伴隨尿頻發生,且難以控制排尿慾望。

尿痛

當膀胱或尿道受到細菌侵襲時,會引起區域性組織水腫和滲出,這些變化會使得排尿時產生刺痛感。尿痛常發生在排尿開始或結束時,可伴有灼熱感或刺痛。

下腹部疼痛

膀胱炎和尿道炎都可能導致下腹區域的不適感,因為發炎可能會向周圍組織擴散,引起下腹部的牽涉性疼痛。這種疼痛可能是持續性的,也可能是陣發性的,在排尿時可能更為明顯。

血尿

膀胱炎和尿道炎都會導致泌尿系統上皮細胞受損,紅血球進入尿液中,形成血尿。血尿通常為鮮紅色或茶色,有時可能伴有沉澱物。

針對膀胱炎和尿道炎的症狀,建議進行尿常規、尿培養等檢查以確定致病微生物。治療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療,如賽普沙辛(Ciprofloxacin)、頭孢曲松(Ceftriaxone)等。患者平時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乾燥,避免穿緊身褲,多喝水促進排尿,幫助沖洗掉部分病原體,減少膀胱炎的發生機率。

尿道炎、膀胱炎好發族群

尿道炎和膀胱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於女性、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性活躍人群以及有泌尿系統器質性病變的人群。

女性

由於女性的生理結構特點,如尿道比男性短且接近肛門,易受細菌汙染,因此更容易發生尿道炎和膀胱炎。此外,月經期間身體抵抗力下降也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老年人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免疫功能逐漸衰退,防御機制減弱,容易受到病原體侵襲而引發發炎反應。同時,老年患者常伴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這些因素都可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機率。

免疫力低下者

對於自身存在愛滋病病毒感染或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個體而言,其體內對抗外來入侵者的防御能力較弱,無法有效抵禦細菌或真菌在生殖器官中的定居與繁殖活動,從而誘發上述病症的發生機率增高。

性活躍人群

頻繁更換性伴侶或未採取保護措施進行性行為會導致私處衛生狀況不佳,細菌滋生加快,進而導致尿道口黏膜傷害及區域性防禦力降低,為各種微生物提供有利條件以迅速繁殖並突破尿道上皮細胞屏障進入血液循環中再擴散至膀胱壁組織內形成急性單純性膀胱炎;若進一步發展則會引起雙側輸尿管擴張、腎盂積水等現象發生。

有泌尿系統器質性病變的人群

如有結石、腫瘤等情況時,可能會因機械刺激而導致黏膜傷害,使細菌易於定植並引發感染。這類患者的排尿困難會使得尿液滯留時間延長,在加上解剖結構異常等因素作用下均幫助細菌大量生長繁殖,並產生毒素以侵犯臨近組織引起發炎反應。

為何膀胱炎、尿道炎反覆復發?

膀胱炎和尿道炎反覆復發可能與細菌抗藥性增加、解脲支原體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不良生活習慣以及是否接受徹底治療有關。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進行準確診斷並獲得適當治療。

細菌抗藥性增加

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使得原本有效的藥物失效或效果減弱。這會延長病情恢復時間,並可能導致疾病反覆發作。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遵循醫囑,按時按量服用抗生素,並在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以確保有效控制感染。

解脲支原體感染

解脲支原體是一種常見的尿路致病菌,可引起膀胱炎和尿道炎等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該病具有潛伏期長、易復發等特點,通常透過性接觸傳播。確診後需遵醫囑採用敏感抗生素如阿奇黴素(Azithromycin)或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進行治療。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個體更容易受到細菌入侵而發生感染。若存在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則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使膀胱炎和尿道炎難以治癒且容易復發。對於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可以透過提高自身免疫力來減少感染風險,例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及充足睡眠。

患者不良生活習慣

如長時間憋尿、飲水過少等情況,可能會導致尿液濃縮,幫助細菌滋生繁殖,從而誘發或者加重膀胱炎、尿道炎的症狀。患者平時應注意保持規律排尿的習慣,多喝水促進排洩。

是否接受徹底治療

未完成整個療程或不規則服藥可能導致感染未能完全清除,進而引發反覆發作的情況。為預防復發,在醫生指導下規範用藥至症狀消失後再繼續服用一段時間是必要的。

針對膀胱炎和尿道炎的反覆發作,建議定期複查,監測病情變化,同時注意個人衛生,避免過度疲勞和壓力,以增強身體抗病能力。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