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症狀:達兩週以上影響生活功能時建議就醫

分類: 大腦與神經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4
當憂鬱症狀超過兩週且影響生活功能時,建議就醫。落實“4動”——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社交互動可助於緩解壓力並預防憂鬱症。陪伴患者時,可透過陪伴傾聽、運動療法、飲食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及音樂療法等方法進行干預。

當憂鬱症狀超過兩週且影響生活功能時,建議就醫。落實“4動”——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社交互動可助於緩解壓力並預防憂鬱症。陪伴患者時,可透過陪伴傾聽、運動療法、飲食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及音樂療法等方法進行干預。

憂鬱症狀達兩週以上、影響生活功能時建議就醫

憂鬱症狀達兩週以上、影響生活功能時建議就醫。以下是此建議中提到的情緒狀態下,人們可以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的原因。

憂鬱情緒持續超過兩週

長期和嚴重的沮喪情緒可能導致自我價值感下降、失去興趣或樂趣等後果,需要由精神科醫師進行評估與治療。

日常活動能力受損

當憂鬱情緒導致個人無法正常執行日常任務如工作、學習或個人衛生時,則代表已經對生活機能造成負面影響,此時應該諮詢醫生以獲得適當的輔導。

睡眠障礙

失眠或過度睡眠是許多憂鬱患者常見的問題。如果這些模式幹擾了日常生活,那麼最好向專家尋求幫助以改善狀況。

身體症狀

雖然不是所有患有輕微至中度憂鬱的人都會出現身體症狀,但若確實存在頭痛、胃痛或其他非特異性不適情形,且其與情緒波動有明顯關聯,則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身疾病風險,因此也需考慮就醫事宜。

高風險群體

對於老年人、青少年及孕產婦等特殊族群而言,由於生理變化與心理壓力等原因更易發生憂鬱問題;因此即使徵兆較輕微,仍建議密切監測並在必要時提供專業支援。

生活落實「4動」避免憂鬱症發生

生活可以落實「4動」,包括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社交互動,以幫助減輕壓力,預防憂鬱症的發生。若感到情緒困擾嚴重,建議尋求心理諮詢服務。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能夠促進大腦內啡肽的釋放,有助於緩解壓力和焦慮。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車或游泳。

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幫助恢復身體和大腦的功能,提高應對壓力的能力。成人每晚應保證7-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可透過建立良好的睡眠環境和睡前放鬆技巧來改善睡眠品質。

均衡飲食

均衡飲食可以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支援身體和大腦健康。建議多攝入蔬果、全穀物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減少加工食品和糖分攝入。

社交互動

與他人交往可以減輕孤獨感,增強社會支援網路,幫助心理健康。鼓勵參加興趣小組、志願者活動或定期與朋友聚會,保持積極的社交聯絡。

心理諮詢服務

透過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個體可以獲得有效的應對策略,預防憂鬱症的發生。如果感到情緒困擾嚴重,建議尋求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的專業指導。

若上述措施無法有效緩解症狀或情況惡化,應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陪伴憂鬱症患者可以採取陪伴與傾聽、運動療法、飲食療法、認知行為療法、音樂療法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儘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陪伴與傾聽

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援,花時間陪伴患者,耐心地傾聽他們的感受和想法。透過陪伴和傾聽,減輕患者的孤獨感和無助感,增強其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有助於緩解憂鬱症狀。

運動療法

鼓勵患者參加適當的運動,如散步、瑜伽等,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並逐步增加運動強度。運動能夠促進大腦內多巴胺(Dopamine)等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改善情緒狀態;同時有助於消耗身體內的壓力荷爾蒙,減少焦慮和憂鬱情緒。

飲食療法

建議調整飲食結構,攝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核桃等;限制咖啡因及酒精的攝入量。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能透過調節神經傳遞物質來改善心情;而咖啡因和酒精會加重憂鬱症狀。

認知行為療法

CBT由經過專業培訓的心理諮詢師引導患者識別並改變消極思維模式,通常需要數週至數月的時間完成療程。CBT的目標是幫助患者建立更健康的應對策略以對抗憂鬱;研究表明CBT對輕度至中度憂鬱症有效。

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涉及使用各種樂器或錄製音訊材料,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放鬆練習。研究表明,音樂能夠影響人的情緒狀態,有助於減輕憂鬱症狀;對於某些個體可能是有益的補充治療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有措施都需要在專業醫療人員監督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此外,應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社交活動,保持規律作息,以促進身心健康。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