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主要發生在圍更年期和停經後婦女。該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雌激素暴露、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長期不孕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增生、遺傳因素和其他婦科疾病。治療選擇包括化療、放療、賀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預防措施則有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婦科檢查、賀爾蒙代謝調節、疫苗接種以及營養支援。
子宮內膜癌是什麼?子宮內膜癌有什麼症狀?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主要發生於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婦女。該疾病的形成與雌激素長期作用、黃體素缺乏等相關因素有關。
1. 子宮內膜癌通常來源子宮內膜細胞,這些細胞在不正常的刺激下可能會惡性轉化成為腫瘤。
2. 早期子宮內膜癌可能沒有任何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則會出現月經不規則、過多或止滯不盡、排尿困難、膿性分泌物帶血等症狀。
3. 子宮內膜癌還可能伴隨腰痛、腹脹等全身癥狀,部分患者還可能會因為癌症擴散而引起消瘦、貧血等情況。
4. 醫生可透過超音波檢查、磁共振成像等方式來評估子宮內膜的情況,必要時可進行組織活檢以確定診斷。
5.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方式因個體差異而異,一般包括手術切除、化療、放療等方法,旨在根除病灶並減少復發風險。
建議定期進行婦科體檢以及關注自身身體變化,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子宮內膜癌的 9 大危險因子
子宮內膜癌的 9 大危險因子包括雌激素暴露、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長期不孕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增生、遺傳因素和其他婦科疾病。這些因素可能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建議定期進行相關檢查以早期發現和治療。
雌激素暴露
雌激素可以刺激子宮內膜細胞增長,過多的雌激素暴露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生,進而發展為子宮內膜癌。可以透過檢測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來評估風險。
肥胖
肥胖患者體內脂肪會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導致子宮內膜長時間處於一種高雌激素的狀態下,從而引起子宮內膜過度生長而發生病變。可以透過體重指數(BMI)計算公式得出結果,即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時,會導致身體代謝紊亂,間接影響到體內的雌激素平衡,增加患上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可透過空腹血糖測試或糖化血紅素檢驗確認是否存在高血糖問題。
高血壓
高血壓與子宮內膜癌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但有研究表明,高血壓可能透過促進發炎反應和氧化應激等機制增加癌症風險。通常需要非同日三次測量血壓值才能確診高血壓。
長期不孕症
不孕症患者由於體內卵泡數量減少或者品質下降,導致雌黃體素比例失調,容易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問題,進而轉化為惡性腫瘤。可以透過詢問個人生育史並結合其他臨床表現作出判斷。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該疾病是一種複雜的生殖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但研究顯示雄激素升高可能是誘發子宮內膜癌的一個危險因素。診斷通常需綜合考慮月經周期、超音波影像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
子宮內膜增生
子宮內膜增生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出現不同程度地增厚現象,是子宮內膜向子宮內膜癌轉化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醫生會對患者進行全面體檢,並抽取子宮內膜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以確定診斷。
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患有子宮內膜癌的人群,則自身患病機率高於正常人。對於存在家族史者而言,基因檢測有助於識別個體是否攜帶相關突變基因。
其他婦科疾病
如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等疾病也可能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針對這類情況,醫師可能會依據既往病史、症狀及相關檢查結果做出相應評估。
子宮內膜癌怎麼治療?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可以考慮化療、放療、賀爾蒙治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
化療
化療通常由專科醫師指導下,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藥物的方式進行,一般需要定期、系統地進行多個週期。 化療透過殺死快速分裂的癌細胞來控制子宮內膜癌的發展。由於癌細胞比正常細胞增長更快,因此它們更可能受到化療藥物的影響。
放療
放射治療是利用高能射線精準照射腫瘤區域,在物理學家或放射治療師指導下完成。 紫外線具有殺滅癌細胞的作用,能夠減少子宮內膜癌的症狀並提高治癒率。
賀爾蒙治療
賀爾蒙治療包括使用黃體素類藥物如甲地孕酮或醋酸甲羥孕酮(Depo-Provera),以及抗雌激素藥如泰莫西芬(Tamoxifen),需醫囑下長期服用。 黃體素和抗雌激素作用有助於抑制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和減少復發風險;適合停經後患者且不宜單獨使用。
靶向治療
標靶治療涉及特定分子靶點的藥物開發,例如針對表皮生長因子感受器的厄洛替尼(Erlotinib)片。治療方案依據個體基因檢測結果制定,並由專業團隊監控效果及副作用。 標靶治療旨在精確打擊促進腫瘤發展的特定訊號通路,減少對健康組織的傷害。適用於某些特定型別的子宮內膜癌。
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透過增強身體自身免疫系統的抗癌能力來對抗癌症,常用藥物有PD-1抑制劑如吉舒達(Pembrolizumab)注射液。 免疫療法可幫助識別並摧毀偽裝成正常細胞的癌細胞;對於晚期或複發性病例有益。
子宮內膜癌患者的飲食應均衡且富含營養,以支援整體健康狀況。建議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如魚、禽肉和豆製品,同時減少紅肉的消耗。此外,患者還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以免影響病情恢復。
子宮內膜癌怎麼預防?
子宮內膜癌的預防可以透過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婦科檢查、賀爾蒙代謝調節、疫苗接種和營養支援等方法實現。如果患者有相關症狀或疑慮,建議及早就醫以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飲食,避免過多攝入紅肉和加工食品;戒菸限酒,減少煙草煙霧對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傷害;規律運動,增強心肺功能和身體抵抗力;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肥胖與其相關的代謝風險;充足睡眠,維持生理機能的平穩執行。
定期婦科檢查
建議女性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婦科檢查,包括子宮頸塗片、超音波檢查以及內分泌相關指標檢測,以便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異常情況。
賀爾蒙代謝調節
透過藥物影響體內雌黃體素水平平衡來預防子宮內膜癌發生。例如,選擇性雌激素受體(ER)調節劑可降低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細胞過度刺激的風險。
疫苗接種
HPV疫苗是針對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有效預防措施之一,該病毒感染與子宮頸癌密切相關,但也可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及時完成全程免疫注射有助於減少高危型別持續感染機會。
營養支援
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並可能間接起到保護作用。研究顯示低血鈣水平與某些癌症風險增高有關聯性。日常可透過食物攝取或口服補品形式獲取所需微量營養素。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