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安眠藥:12 歲以下兒童不能吃安眠藥

分類: 母嬰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4
12歲以下的兒童不適宜使用安眠藥,因為安眠藥可能會對兒童的身體發育和成長產生不利影響。長期或過量服用安眠藥才會對身體有害,而短期、遵醫囑使用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如果病童出現戒斷症狀,家長可以考慮讓其住院接受治療。

12歲以下的兒童不適宜使用安眠藥,因為安眠藥可能會對兒童的身體發育和成長產生不利影響。長期或過量服用安眠藥才會對身體有害,而短期、遵醫囑使用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如果病童出現戒斷症狀,家長可以考慮讓其住院接受治療。

12 歲以下兒童不能吃安眠藥

12歲以下兒童不能吃安眠藥,因為:

1. 安眠藥可能影響兒童的身體發育和成長。

2. 兒童對安眠藥的反應與成人不同,容易出現副作用。

3. 安眠藥可能會導致兒童的行為異常或認知能力下降。

4. 未經醫生指導給兒童使用安眠藥可能存在風險。

5. 安眠藥屬於處方藥物,必須在醫生監督下使用。

長期或過量服用安眠藥才會傷害身體

長期或過量服用安眠藥才會傷害身體,一般短暫且遵醫囑使用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

誤用性依賴

代謝紊亂

神經系統毒性

心血管副作用

長期潛在風險

因此,若需要長期服用安眠藥,應嚴格遵循醫生指示並定期評估風險與效益。

病童出現戒斷症狀家長難應付,住院治療最好

病童出現戒斷症狀時,家長若感到難以應對,應考慮住院治療。這些症狀包括情緒煩躁、易怒、焦慮、睡眠障礙以及肌肉抽動等,需要專業醫生評估和處理。

情緒煩躁

由於長期使用某種藥物後突然停止,身體會出現不適反應,從而導致情緒煩躁。主要表現在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可伴有頭痛、頭暈等症狀。

易怒

當兒童從長期的心理依賴中脫離出來時,可能會出現心理上的不適應和情緒上的波動,表現為易怒。這種症狀通常發生在大腦皮層,與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有關。

焦慮

焦慮可能源於孩子對未知情況的擔憂,以及對自身無法控制病情的恐懼。焦慮狀態可能導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反應,嚴重時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可能是由戒斷症狀引發的,如失眠或過度清醒。這些障礙可能導致白天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肌肉抽動

長期用藥後突然停藥會導致神經興奮性增高,進而誘發肌肉抽動。此類症狀常出現在面部表情肌,可表現為眨眼頻繁、嘴角抽動等。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家長帶孩子進行心理諮詢評估、腦電圖檢查以排除癲癇。治療措施包括認知行為療法、抗精神疾病藥物治療,如氟哌啶醇(Haloperidol)、硫必利(Tiapride)等。家長應關注孩子的飲食健康,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確保充足的休息時間,並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以促進睡眠。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