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不出來的原因:懷孕、骨盆脫垂

分類: 女性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4
排尿困難在懷孕期間很普遍,多是由於骨盆底肌肉和韌帶的鬆弛。長久的排尿異常可能導致膀胱纖維化,影響泌尿系統功能。治療選擇包括凱格爾運動、生物反饋療法以及中藥調理等。

排尿困難在懷孕期間很普遍,多是由於骨盆底肌肉和韌帶的鬆弛。長久的排尿異常可能導致膀胱纖維化,影響泌尿系統功能。治療選擇包括凱格爾運動、生物反饋療法以及中藥調理等。

懷孕過的女性更容易骨盆脫垂,最容易引起排尿困擾

如:排尿困難可能是由懷孕過的女性更容易骨盆脫垂,最容易引起排尿困擾、荷爾蒙變化導致的骨盆底肌肉和韌帶鬆弛、孕期及分娩過程中骨盆底組織傷害、產後恢復不良、遺傳因素、年齡增長導致的肌肉和韌帶退行性變等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荷爾蒙變化導致的骨盆底肌肉和韌帶鬆弛

懷孕期間雌激素和黃體素水平升高,會導致軟產道、韌帶等部位的結締組織變得鬆弛。這使得骨盆底肌肉和韌帶承受更大的壓力,容易出現鬆弛和下垂。針對此病因,可以考慮使用骨盆底肌電刺激療法進行針對性訓練,以增強骨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張力。

孕期及分娩過程中骨盆底組織傷害

孕期子宮增大壓迫骨盆底組織,加上分娩時胎兒對骨盆底的壓力,可能導致骨盆底組織受損。這種傷害可能削弱骨盆底的支援結構,增加骨盆脫垂的風險。對於這類患者,建議採取非手術治療方法如盆底康復訓練,透過提肛運動等鍛鍊來加強骨盆底肌肉。

產後恢復不良

如果女性在產後未能及時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或身體調理,可能會導致骨盆底肌肉和韌帶功能恢復不全,進而影響骨盆底支援結構的穩定性。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透過生物反饋技術指導患者正確進行盆底肌肉收縮運動,促進其恢復正常功能。

遺傳因素

骨盆脫垂可能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即家族中存在相關病史者更易患病。對於有家族史的患者,應定期進行骨盆腔器官脫垂風險評估,包括詢問個人及家族史、體格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

年齡增長導致的肌肉和韌帶退行性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停經後,由於荷爾蒙下降,骨盆底肌肉和韌帶逐漸失去彈性和支撐力,從而容易發生脫垂。對於此類患者,可採用營養支援治療,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

建議定期進行骨盆底肌群的自我檢測,監測病情進展。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適量運動、均衡飲食,有助於預防骨盆底肌肉鬆弛。

長期排尿異常恐導致膀胱纖維化

長期排尿異常可能會導致膀胱纖維化,進而影響泌尿系統的功能。以下是此情況可能帶來的一些後果:

1. 膀胱壁肥厚:長時間的排尿困難會導致膀胱壁肥厚,減少其彈性和容量。

2. 尿液瀦留:由於膀胱功能受損,尿液無法完全排出,造成尿液瀦留。

3. 慢性泌尿道感染:尿液瀦留提供了一個幫助細菌滋生和繁殖的環境,增加了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4. 膀胱炎:長期的排尿問題還可能引發膀胱炎,這是一種膀胱內膜發炎的疾病。

5. 降低生活品質:以上這些後果都可能對患者的生活品質產生負面影響,如頻尿、尿急、夜尿等,使生活受到限制。因此,如果出現排尿異常的情況,建議及早就醫以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

預防、治療可用「凱格爾運動」改善問題

凱格爾運動、陰道肌肉鍛鍊、骨盆底肌電刺激治療、生物反饋療法、中藥調理、生活方式調整等方法有助於陰道緊緻。

陰道肌肉鍛鍊

陰道肌肉鍛鍊透過增強盆底肌肉的力量來提高其緊致度和支撐力,從而達到預防鬆弛的目的。可以透過收縮-放鬆法進行鍛鍊,每日多次重復練習。

骨盆底肌電刺激治療

骨盆底肌電刺激治療是利用電流刺激盆底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增強肌肉張力。通常需連續接受數週治療以獲取最佳效果。

生物反饋療法

生物反饋是一種心理行為訓練技術,旨在幫助個體學習如何控制身體功能。該方法有助於識別並改變不自主的生理反應模式。患者可定期參與此類訓練活動以提升對自身狀況的認知與掌控能力。

中藥調理

中醫認為腎虛可能導致陰道鬆弛等問題,因此選用補腎固精藥材如淫羊藿、巴戟天等可助於強化生殖系統功能。經專業醫師指導配方後長期服用內部調養。

生活方式調整

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以及充足休息,可以為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援和恢復時間,幫助維持器官正常運作。日常生活中應減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同時注意個人衛生。

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