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皮膚變薄、使用方式、副作用

分類: 皮膚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5
外用類固醇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透過減少區域性免疫反應來緩解症狀。然而,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多種不良反應,如皮膚萎縮、多毛症等。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劑量控制和遵循醫囑以減少風險。

外用類固醇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透過減少區域性免疫反應來緩解症狀。然而,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多種不良反應,如皮膚萎縮、多毛症等。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劑量控制和遵循醫囑以減少風險。

外用類固醇的副作用

外用類固醇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有皮膚變薄、毛髮生長不均、皮膚萎縮、多毛症和痤瘡樣皮膚炎。

皮膚變薄

類固醇透過抑制免疫應答,減少發紅和腫脹。但長期使用會導致角質層變薄,使皮膚更容易受到外界傷害。患者可能會出現瘙癢、乾燥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糜爛、潰瘍等問題。

毛髮生長不均

區域性應用類固醇能夠減輕發炎反應,改善濕疹等皮膚病的症狀。但是該藥物還具有抗纖維母細胞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干擾正常的毛囊生長週期,導致毛髮生長不均勻。

皮膚萎縮

在醫生指導下適量塗抹可以起到止癢作用,並能促進傷口癒合。但如果過量或長期使用,則會引起賀爾蒙依賴性皮膚炎,進而引起皮膚萎縮的現象發生。

多毛症

外用類固醇有助於控制接觸性皮膚炎、神經性皮膚炎等疾病的發展。然而當患者存在原發性疾病時,若同時伴有雄激素水平增高,此時使用外用類固醇則可能導致病情加重而誘發多毛症的發生。

痤瘡樣皮膚炎

外用類固醇可緩解濕疹、牛皮癬等皮膚問題帶來的不適感。不過由於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頻繁地使用可能會導致毛孔堵塞,從而引發痤瘡樣皮膚炎。

針對上述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建議定期監測並記錄用藥後的變化情況。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停藥並向醫生諮詢。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防曬措施,外出時打遮陽傘或者戴遮陽帽。

類固醇該怎麼使用才對?

類固醇可以透過皮下注射、口服給藥、靜脈注射或外用膏劑進行治療。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劑量控制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並且應遵醫囑進行。

皮下注射

選擇合適的劑量和頻率,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定期、區域性注射至病變區域。透過促進蛋白質合成、抑制免疫應答等方式減輕發炎反應;適合多種急慢性發炎及過敏性疾病。

口服給藥

按處方規定時間服用,劑量依據醫囑調整。可全身性發揮作用,廣泛用於各種類型的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注意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副作用。

靜脈注射

由醫護人員在無菌條件下快速滴注至體內。迅速發揮效果,主要用於危急重症如嚴重感染、器官衰竭等;需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徵。

外用膏劑

清潔皮膚後均勻塗抹於患處,每日一次。區域性應用有助於減少吸收,降低全身不良反應風險;適用於輕度皮膚疾患如濕疹、神經性皮膚炎等。

在使用類固醇時,應注意遵循醫師指導,不可隨意增減劑量或停藥。同時,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以及充足睡眠,以輔助類固醇的療效並減少其潛在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