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甲溝炎:易反覆、剪指甲誤差、洗手方法正確是關鍵

分類: 皮膚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5
慢性甲溝炎常出現在指甲邊緣,症狀為紅腫及長期不愈的疼痛。不當修剪指甲可能導致慢性刺激感染,引發甲溝炎等併發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正確的洗手方法也有助於預防甲溝炎的發生。

慢性甲溝炎常出現在指甲邊緣,症狀為紅腫及長期不愈的疼痛。不當修剪指甲可能導致慢性刺激感染,引發甲溝炎等併發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正確的洗手方法也有助於預防甲溝炎的發生。

慢性甲溝炎易反覆發作!一次懂與急性甲溝炎差異

慢性甲溝炎表現為指甲邊緣反覆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且不易癒合;而急性甲溝炎則伴隨指甲下積液、快速進展至膿腫形成。

慢性甲溝炎主要是因為指甲周圍的皮膚長期受到刺激或傷害,導致區域性防禦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從而引發發炎。這種發炎通常會反覆發作,症狀包括指甲邊緣紅腫、疼痛等。而急性甲溝炎則是因為指甲周圍的皮膚受到了外傷或者被異物刺入,導致細菌進入指甲床內繁殖,引起區域性的急性發炎反應。其特徵是迅速發展成指甲下的積液或膿腫,並伴有劇烈的疼痛。

患者可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治療,例如口服希復欣敏(Cefixime)、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藥物控制感染。

對於慢性甲溝炎,患者應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保持手足乾燥清潔,以減少發炎的發生。若為急性甲溝炎,則需及時就醫,以免病情加重,影響生活品質。

指甲剪錯也會造成慢性刺激感染

指甲剪錯也會造成慢性刺激感染,這可能與區域性血液循環受阻、甲溝炎、嵌甲、糖尿病足以及銀屑病有關。患者應及時就醫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區域性血液循環受阻

如果指甲剪得過短或不當,會導致指甲邊緣受到摩擦和擠壓,進而引發發炎反應。發炎因子會刺激周圍組織產生滲出液,從而引起紅腫熱痛等典型症狀。

甲溝炎

若存在不良修甲習慣或者指甲受損後未及時處理好傷口,則可能導致細菌侵入甲周皮膚而誘發甲溝炎。常見臨床表現包括疼痛、紅斑、水腫及膿性分泌物。

嵌甲

嵌甲通常由於趾甲生長方向不正確導致,例如將腳趾甲修剪得太短或太接近肉芽組織。此時趾甲容易刺入周圍的軟組織中形成嵌頓狀態,並且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加重發炎反應,進一步發展為化膿性感染即甲溝炎。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主要是因為高血糖水平導致神經病變變和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皮膚感覺減退或失去知覺,易發生創傷而不自知;同時下肢血液循環差使得微小傷害難以癒合,幫助致病菌繁殖,一旦出現甲床傷害就極易誘發感染。

銀屑病

該疾病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免疫介導的炎症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處皮膚及其附屬器官。當指甲被銀屑病細胞覆蓋時,這些細胞會過度增殖並在指甲表面形成鱗片樣改變。此外,角質層變厚使真菌更容易入侵並滋生,從而增加患甲癬的風險。

建議定期檢查手指甲和足趾甲的健康狀況,避免自行隨意操作以免誤傷。若發現異常情況如指甲顏色變化或疼痛加劇,請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進行診治。

防疫洗手別洗出問題!3 招防範指甲又紅又腫

防疫洗手時,要避免指甲又紅又腫,可從洗手頻率適中、選擇無刺激性洗手液、控制洗手時間、保持指甲乾燥、使用護手霜等方面進行預防。

洗手頻率適中

頻繁洗手會使皮膚角質層變薄,失去保護作用,導致細菌入侵。建議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洗手頻率,避免過度清潔。

選擇無刺激性洗手液

含有鹼性成分的洗手液會破壞指甲表面的油脂膜,引起指甲發紅、腫脹。選用溫和無刺激性的洗手液,減少對指甲的傷害。

控制洗手時間

長時間浸泡或用力搓揉會導致指甲受損,易感染細菌。每次洗手後,應用毛巾擦乾雙手,保持區域性乾燥。

保持指甲乾燥

潮溼環境幫助真菌繁殖,可能導致甲癬的發生。平時注意不要讓指甲處於潮溼狀態,以免誘發甲癬。

使用護手霜

護手霜中的保溼劑可以幫助恢復指甲周圍的皮膚屏障功能,減少外界刺激物對指甲的影響。每天塗抹適量護手霜是必要的,特別是在洗手後和睡前。

如果指甲紅腫情況持續不改善或者伴有疼痛等症狀,應及時諮詢醫生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