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心血管疾病的併發情況較為常見,表現為胸悶、喘息、心悸等症狀。若出現主動脈剝離的症狀時,應緊急就醫。胸悶和胸痛還可能有其他原因,需排除後才能確認診斷。保持心臟健康需從日常習慣入手,如戒菸、限制酒精攝入、均衡飲食、規律鍛鍊及充足休息。
胸悶、喘、高血壓 常見冬天心血管問題
胸悶、喘、心悸、下肢水腫以及暈眩是常見的冬季心血管疾病併發症。這些併發症與氣溫下降導致的心血管系統負擔增加有關,需要特別注意和及時治療。
胸悶
胸悶通常是因為氣道收縮或肺功能減退引起呼吸困難所致。尤其是在冬天,氣溫低且空氣濕度較低,容易誘發呼吸道敏感反應,進而加重胸悶癥狀。
喘
喘則是由於氣管痙攣和支氣管炎等引起的呼吸急促。在寒冷的天氣中,人體為了保持恆溫會加強呼吸作用,進而加劇喘息現象。
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在冬天更容易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這是因為冬天天氣變冷,交感神經活動增強,使得心跳加快、血液收縮力提高,從而導致血壓上升。
心悸
心悸可能是由於心臟負荷過重或者心律不整所引起。冬季氣候變化大,易造成自律神經紊亂,進而影響心臟的功能,使人感到心悸。
下肢水腫
下肢水腫多因長期靜坐、久站或患有慢性心衰竭等引起。冬季人體的新陳代謝率降低,若再加上保暖衣物較厚,汗腺排洩受阻,就會導致水分瀦留,從而出現下肢水腫的情況。
暈眩
暈眩可能由低血糖、低血壓或其他內科疾患引致。冬季室內外溫差大,若從暖和處突然進入寒冷環境,身體調節不當就可能會發生暫時性低血壓,進而引起暈眩。
焦慮
焦慮情緒常常隨著季節變化而有所波動,尤其在秋冬轉換期間更為明顯。部分研究認為這與日照時間減少、荷爾蒙水平改變以及生活步調改變有關。
憂鬱
憂鬱症同樣存在季節性變化,許多患者在秋末冬初時期症狀加重。此現象稱為“季節性情感障礙”,其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日照不足、賀爾蒙失衡等因素有關。
免疫力下降
冬季是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發期,這主要是因為天氣乾燥、寒冷,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病原菌易於侵入。
皮膚乾燥
冬季天氣乾燥,加上人們經常待在封閉的室內環境中,使用取暖裝置,進一步加速了水分流失,導致皮膚乾燥、粗糙甚至脫屑。
針對上述情況,建議採取適當的保暖措施,如佩戴圍巾、手套等,避免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並定期監測體溫和血壓變化。同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和心臟健康。
出現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症狀 應儘速就醫
出現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心悸、暈厥等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症狀時,應立即就醫。這些症狀可能表明心血管疾病,需要緊急處理以防止生命危險。
胸痛
心肌梗塞時由於心臟血管阻塞導致區域性缺血缺氧,進而引發胸痛。主動脈剝離則因內膜撕裂導致劇烈疼痛。心肌梗塞引起的胸痛通常位於胸骨後方或左側胸部,而主動脈剝離的胸痛可沿胸背部放射。
胸悶
心肌梗塞和主動脈剝離均會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從而引起胸悶。此外,還可能伴隨氣短、乏力等症狀。心肌梗塞所致胸悶多集中在胸骨後部,而主動脈剝離則可能出現全肋骨架不適感。
呼吸困難
心肌梗塞和主動脈剝離都可能導致心臟負荷增加,肺水腫的發生,此時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心肌梗塞引起的呼吸困難常呈陣發性,且伴有胸痛;主動脈剝離則表現為持續性的呼吸困難。
心悸
當出現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疾病時,由於心臟結構改變或者血液循環障礙,會引起心跳節律異常,從而產生心悸的感覺。心悸是這些疾病的常見症狀之一,但具體位置取決於病因,如心肌梗塞的心悸可能源於左心室,而主動脈剝離則可能涉及整個心臟區域。
暈厥
心肌梗塞和主動脈剝離均可影響心臟血液供應,導致腦供血不足,引起暈厥。心肌梗塞引起的暈厥多發生在胸痛時或之後不久,而主動脈剝離則可能在任何時間發生。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進行緊急醫療評估以排除心血管急症。相關檢查包括心電圖、血壓監測以及血液生化分析。治療措施需依據具體情況制定,可能需要冠狀動脈造影術、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修復主動脈剝離。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充足休息,同時注意觀察並記錄症狀變化情況。
肌肉拉傷、心理因素、胃部疾病 也會造成胸悶、胸痛!
胸悶和胸痛還可能是由肌肉拉傷、心理因素、胃部疾病等原因導致的,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肌肉拉傷
如果患者胸部肌肉出現急性扭挫傷或慢性勞損等狀況時,會引起區域性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引發胸悶及胸痛的症狀。對於肌肉拉傷所致的胸悶與胸痛,可透過冷敷來減少腫脹和疼痛,也可遵醫囑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進行止痛處理。
心理因素
當個體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時,可能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進而誘發心悸、氣促等一系列不適症狀。若胸悶、胸痛等症狀因壓力大而頻繁發作,則需考慮是否存在焦慮症或憂鬱症等問題。此類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還包括失眠、食慾減退以及體重下降等現象。針對這類情況,可以嘗試放鬆訓練法或者認知行為療法來改善心理健康狀態。
胃部疾病
患有十二指腸潰瘍、胃食道逆流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在進食後由於食物刺激,會導致胃腸蠕動加快,產生較多氣體,這些氣體會透過膈肌上抬壓迫心臟,引起胸悶、胸痛的情況發生。對於存在上述疾病的患者而言,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調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並且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
該病是由於脂質代謝異常所引起的血管內膜增生、斑塊形成,最終導致血管狹窄甚至堵塞的一種病變。其主要病理改變為冠狀動脈壁上的脂肪沉積逐漸增多並形成粥樣硬化斑塊,使冠脈腔狹窄或阻塞,影響心肌供血。此病易導致心絞痛的發生,表現為胸骨後壓榨性疼痛向左肩放射,持續數分鍾至數十分鍾不等。確診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的金標準檢查方法包括冠脈造影術、CT冠脈成像等影像學技術。患者可遵照醫生的意見服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延緩病情進展。
肺栓塞
該疾病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脫落,隨血液循環入右心,再經肺循環到達肺動脈及其分支,從而引起相應臨床表現的一組疾病。肺栓塞的主要症狀有呼吸困難、胸痛、咳血等,嚴重者可伴隨暈厥、休克等情況發生。診斷肺栓塞通常需要結合D-二聚體檢測、超音波心動圖、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造影術等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得出結論。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依諾肝素(Enoxaparin)注射液預防新的血栓形成,同時配合口服普栓達(Dabigatran)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介導的凝血瀑布反應。
針對胸悶、胸痛等相關症狀,應排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還需注意是否有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等乳房相關問題引起的可能。建議定期體檢,特別是中老年人群,以便早期發現潛在健康風險。
黃群耀:保護心臟,良好生活型態最重要
保護心臟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如戒菸、限酒、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以及充足睡眠等,都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若發現心悸、胸痛等不適,應立即就醫。
戒菸
逐漸減少菸草攝入量至最終戒除菸癮。菸草中的尼古丁會收縮血管、增加心臟負荷;長期菸菸者肺功能下降,影響氧氣交換,進而導致心臟負擔加重。透過戒菸可改善上述狀況。
限酒
限制酒精攝入量,男性每天不超過兩標準飲品單位,女性不超過一杯。過量飲酒會導致血壓升高、脂肪堆積及肝臟受損,從而增加心血管風險。適度飲酒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水平並促進血液循環。
均衡飲食
食物種類應多樣化,包括蔬菜、水果、全穀物、瘦肉和低脂奶製品。這樣的飲食結構提供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同時減少了高脂肪、高鹽分和高糖分食品的攝入,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和血壓。
規律運動
制定個人化的鍛鍊計劃,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活動。缺乏運動會使得新陳代謝減緩、血脂異常,提高患心臟病的風險。規律運動能夠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糖濃度,並幫助控制體重。
充足睡眠
保持每晚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可透過建立良好的睡眠環境和睡前放鬆技巧來實現。睡眠不足會影響血壓穩定、增加發炎標志物,並可能誘發焦慮情緒,是心臟健康的不利因素。
除了以上的生活方式調整外,定期體檢也是關注心臟健康的必要手段。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包括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水平的監測,以及心電圖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潛在的心臟問題。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