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作急救、就醫指標、後續管理、腦功能保護

分類: 大腦與神經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5
癲癇發作的處理需保持呼吸道暢通、控制抽搐並使用鎮靜藥物。若首次發作或發作持續超過5分鐘等情況,應及時就醫。針對初次發作的情況,應保持冷靜並遠離危險物品,然後尋求專業醫療幫助。在醫師指導下規範用藥是必要的,同時可考慮心理行為療法。癲癇的發生與大腦神經元異常有關,因此預防措施主要是關注生活中的風險因素。

癲癇發作的處理需保持呼吸道暢通、控制抽搐並使用鎮靜藥物。若首次發作或發作持續超過5分鐘等情況,應及時就醫。針對初次發作的情況,應保持冷靜並遠離危險物品,然後尋求專業醫療幫助。在醫師指導下規範用藥是必要的,同時可考慮心理行為療法。癲癇的發生與大腦神經元異常有關,因此預防措施主要是關注生活中的風險因素。

癲癇急救方式

癲癇發作時應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抽搐、使用鎮靜藥物,並監測生命體徵。若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

保持呼吸道通暢

應立即讓患者側臥位,頭偏向一側,解開衣領,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以免引起誤吸。由於癲癇發作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嘔吐、舌咬傷等症狀,此時需要將患者的頭部轉向一側,以便嘔吐物流出,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機率。

控制抽搐

首先需保護好患者,避免因抽搐導致意外傷害;其次觀察抽搐部位及持續時間,並記錄下來;最後等待醫護人員到來並接受進一步處理。因為癲癇發作時會引起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身體肌肉不受控制地抽動,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鎮靜藥物

如果患者處於痙攣狀態,則可遵醫囑使用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片、水合氯醛溶液等鎮靜藥物來緩解症狀。上述藥物能夠透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而起到止痙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的癲癎發作及相關併發症。

監測生命體徵

密切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頻率以及氧飽和度等基本生命指標,隨時調整治療方案。這些指標反映了患者的身體狀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幫助採取相應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在癲癇發作期間,應避免強行約束患者以防受傷,並確保周圍環境安全。同時注意觀察發作後的症狀變化,以便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癲癇發作何時該送醫?

癲癇發作時,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則需要立即送醫:

首次發生癲癇發作

癲癇發作持續超過5分鐘

癲癇發作後陷入昏迷狀態

發作後出現嚴重的頭痛或噁心嘔吐

伴有高燒或其他急性疾病表現

在上述情況下,由於初次發作、持續時間長、意識障礙等都可能導致病情嚴重程度難以評估,因此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此外,在任何疑似癲癇發作的情況下,應始終謹慎對待,並隨時準備提供緊急援助。

第一次發生癲癇症狀怎麼辦?

第一次發生癲癇症狀時,應立即保持冷靜,避免緊張,同時遠離危險物品,並建議使用鎮靜藥物、抗癲癇藥物、腦電圖監測、心理行為療法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

鎮靜藥物

如果首次出現癲癇發作,應立即就醫並遵醫囑使用鎮靜藥物如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煩靜錠(Diazepam)等。鎮靜藥物能夠迅速控制急性期的癲癇發作,減少再次發作的風險。

抗癲癇藥物

根據醫生處方選擇合適的抗癲癇藥物,按時按量服用,常見有癲通(Carbamazepine)、帝拔癲(Valproate)等。這類藥物透過調節神經元興奮性來預防癲癇發作,長期規律使用可有效控制病情。

腦電圖監測

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持續或間斷的腦電圖監測,記錄大腦活動模式。此方法有助於識別異常放電,對診斷及管理各種類型的癲癎提供重要資訊。

心理行為療法

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士引導患者參與一系列認知行為訓練,包括放鬆技巧練習。針對初次發作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壓力或恐懼反應,旨在改善情緒狀態並促進康復。

面對首次癲癇發作,應保持冷靜,避免慌亂導致二次傷害。建議儘快就醫進行全面評估,包括病史採集、體格檢查以及必要時的影像學檢查,以確定病因和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癲癇發作後需要服藥嗎?

癲癇發作後,通常需要在醫師指導下規範服用抗癲癇藥物。

癲癇是由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引起的一種臨床症候群,其具有複發性和陣發性的特點。透過規律地服用抗癲癇藥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狀,減少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提高生活品質。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家族史或存在明確的腦結構異常,則可能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以預防發作。

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需個體化方案制定,並定期複查評估病情變化。建議患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調整,避免自行停藥導致的風險。

癲癇與腦功能息息相關,積極就醫避免不可逆惡化

癲癇是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的疾病,而大腦的功能需要神經元正常工作才能得以發揮。因此,癲癇與腦功能息息相關。

1. 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腦部電生理活動失衡,進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如抽搐、意識喪失等。

2. 腦功能障礙可能影響記憶、思維和行為等多個方面,這可能是由於長期或經常性的發作所造成的。

3. 專業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及必要的影像學研究來確診是否患有癲癇症。

4. 癲癇患者應遵循醫師建議並定期服用抗癲癇藥物以控制發作,減少對腦功能的傷害風險。

5. 避免誘因如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酒精攝入等對於管理病情至關重要,可幫助減少發作頻率,從而降低腦功能受損的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