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酸甘油脂低膽固醇高:除了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

分類: 血液疾病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5
高三酸甘油酯症的特點是血液中三醯甘油水平升高。該疾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針對高三酸甘油酯症的管理包括生活方式改變及藥物治療,並且需要考慮個體差異以最佳化治療效果。

高三酸甘油酯症的特點是血液中三醯甘油水平升高。該疾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針對高三酸甘油酯症的管理包括生活方式改變及藥物治療,並且需要考慮個體差異以最佳化治療效果。

除了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症」是什麼?

高三酸甘油酯症是一種血脂異常疾病,其特徵是血液中三醯甘油水平升高。該疾病與高膽固醇並列,共同構成代謝症候群的一部分,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高三酸甘油酯症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遺傳因素導致的脂質代謝障礙,以及不良生活習慣如飲食不當等引起的繼發性原因。高三酸甘油酯症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但長期高水平可能導致脂肪肝、胰臟炎等併發症。

診斷高三酸甘油酯症通常需要進行空腹血清三酸甘油脂測定、餐後三酸甘油脂水平檢測等實驗室檢查。治療高三酸甘油酯症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常用藥物有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洛伐他汀(Lovastatin)等;生活方式干預則需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糖分和飽和脂肪攝入量。

患者應定期監測血脂水平,避免過度攝入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保持規律運動,以預防高三酸甘油酯症及其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高三酸甘油酯症」診斷標準

高三酸甘油酯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診斷標準: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三醯甘油水平應該在0.56-1.7毫摩爾/升之間。如果檢測值高於1.7毫摩爾/升,則被認為是高三酸甘油酯症。

該病的診斷通常需要透過空腹血樣採集來進行實驗室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高三酸甘油酯症。建議患者定期進行體檢以及注意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如減少高脂肪食物攝入、增加體力活動等。另外還要避免吸菸及過量飲酒,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高三酸甘油酯症」平時無症狀,發生併發症恐致命!

高三酸甘油酯症患者若平日無任何症狀,但若伴隨胸痛、心絞痛、心肌梗塞、腦中風或脂肪肝等併發症,則可能引發致命的健康風險,需緊急就醫。

胸痛

高三酸甘油酯症患者由於血脂代謝異常,易導致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當血管壁上的脂質沉積增多時,會刺激區域性組織引發發炎反應和痙攣,從而出現胸痛的症狀。胸痛通常發生在胸前區,但也可能向左臂放射。

心絞痛

高脂血症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進而影響心臟的供血和供氧功能,誘發心絞痛的發生。心絞痛多表現為胸部不適或疼痛,有時可輻射至手臂、肩背或頸部。

心肌梗塞

高三酸甘油酯症可能導致冠脈內壁形成斑塊,使冠脈狹窄。長期的狹窄可能導致心肌缺血,最終導致心肌梗塞。心肌梗塞通常突然發生,且疼痛劇烈,持續時間較長,常位於胸骨後方,可向左上臂放射。

腦中風

高三酸甘油酯症容易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破裂,促使血栓形成並堵塞腦部血管,引發腦中風。腦中風引起的症狀包括突發性頭痛、眩暈、言語障礙以及肢體麻木等。

脂肪肝

高三酸甘油酯症患者的肝臟需要處理過多的脂肪,超過其處理能力時,就會形成脂肪肝。脂肪肝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右上腹不適或輕微疼痛。

針對高三酸甘油酯症,可以進行血脂檢測以評估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水平。必要時,醫生還可能會建議進行超音波心動圖、頸動脈超音波或計算機斷層掃描來評估心血管狀況。治療措施可能包括飲食調整、運動以及藥物治療如他汀類藥物。患者應避免高脂食物,保持規律鍛鍊,並定期監測血脂水平,以預防潛在的併發症。

高危險族群有哪些?這六種人更應注意!

高危險群組包括:

1. 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

2. 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的人群。

3. 免疫系統受損者,例如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

4. 未接種疫苗或者完全接種後已經超過六個月未打加強針的人士。

5. 居住於長期護理機構中或是與年長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密切接觸者。

這五類人群在面對新冠病毒時尤其脆弱,需要特別關注並採取額外預防措施。建議高風險個體儘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種,並根據當地政策考慮是否符合加強針條件。

「高三酸甘油酯症」生活改善對策

高三酸甘油酯症的患者可以透過飲食療法、運動療法以及藥物治療等方法來控制血脂水平。若症狀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建議及時就醫以評估管理。

飲食療法

高三酸甘油酯症患者應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物攝入,如糖果、糕點等,以免加重病情。調整日常飲食結構,減少熱量及飽和脂肪酸攝取量,增加膳食纖維含量,有助於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

運動療法

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消耗多餘能量,並促進體內脂質代謝。建議進行規律且適度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游泳等,每週至少達到150分鐘以上。

藥物治療

針對高三酸甘油酯偏高的情況,可遵醫囑使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等降脂藥進行處理。上述提及的所有藥物均需在醫師指導下合理服用,不可盲目自行濫用。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定期監測血脂指標,以便及時發現異常並採取相應措施。同時積極預防糖尿病及其他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

藥物治療面臨「蹺蹺板效應」該如何因應

藥物治療面臨「蹺蹺板效應」時,可以考慮平衡神經傳導物質、使用抗焦慮藥物、抗憂鬱藥物、心理行為療法等方法來因應。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惡化,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平衡神經傳導物質

平衡神經傳導物質透過使用特定的藥物來調節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濃度,如5-羥色胺、正腎上腺素等。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對不同的情緒狀態有影響,透過平衡這些遞質可以緩解焦慮或憂鬱等症狀。

抗焦慮藥物

抗焦慮藥物透過增加腦內的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含量,減輕由其減少而引起的焦慮症狀。上述遞質減少時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引起焦慮、緊張等不適感覺;提高其含量有助於恢復正常生理狀態,從而緩解相關臨床表現。

抗憂鬱藥物

抗憂鬱藥透過作用於神經細胞之間的化學信使,調節神經傳遞物質的水平,改善情緒狀態。這類藥物能夠增加神經傳導物質如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的濃度,促進神經元之間的資訊傳遞,提升個體的積極性和快樂感。

心理行為療法

心理行為療法通常包括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分析等方法,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幫助患者識別並改變不良思維模式及行為習慣。此措施旨在改善由於“蹺蹺板效應”導致的認知偏差或行為異常,恢復正常的思維與行為方式。

在應對藥物治療中的“蹺蹺板效應”時,應密切監測患者的症狀變化,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治療方案。必要時,可聯合非藥物治療方法如運動療法、冥想等,以輔助管理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