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瘤:分為兩大類「核素治療技術」是什麼?

分類: 大腦與神經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5
神經內分泌瘤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兩大類,這類疾病需由專業醫學團隊管理。核素治療技術是一種精準殺死癌細胞的方法,對於特定疾病具有顯著療效,可提高生活品質。

神經內分泌瘤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兩大類,這類疾病需由專業醫學團隊管理。核素治療技術是一種精準殺死癌細胞的方法,對於特定疾病具有顯著療效,可提高生活品質。

神經內分泌瘤分為兩大類

神經內分泌瘤分為功能性與非功能性兩大類,這類疾病需要專業的醫學團隊進行管理。

神經內分泌瘤起源於神經內分泌細胞,由於腫瘤產生的生物活性胺類物質導致荷爾蒙異常。這些生物活性胺類物質刺激腦下垂體前葉合成和釋放ACTH,進而引發庫欣症候群的發生。庫欣症候群通常表現為中央型肥胖、多血質、紫紋、痤瘡、糖代謝紊亂等。這是由於長期過量皮質醇的作用所致。

確診神經內分泌瘤可能涉及血液ACTH濃度測定、皮質醇節律檢測以及定位成像如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或顱腦磁共振成像MRI。針對此疾病的治療策略包括手術切除腫瘤、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手術是首選治療方法,而藥物治療常使用米託坦等免疫抑制劑以控制病情。

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壓力,以減少身體對ACTH的敏感性,從而減輕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

「核素治療技術」是什麼?為什麼能精準殺死癌細胞?

「核素治療技術」是一種利用放射性碘-131治療、化療藥物標靶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基因標靶治療或靶向放射治療等方法精準地殺滅癌細胞的治療方式。此技術透過特定的機制作用於癌細胞,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傷害。若考慮使用核素治療技術進行治療,應諮詢專業醫生以評估個體適宜性。

放射性碘-131治療

放射性碘-131透過β射線釋放高能量輻射,能夠精確地破壞甲狀腺細胞DNA結構,從而達到殺滅癌細胞的目的。患者口服含有放射性碘-131的膠囊進行治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通常需要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和輻射劑量。

化療藥物標靶治療

化療藥物標靶治療利用特定分子標志物來識別並殺死癌細胞。例如紫杉醇(Paclitaxel)可與微管蛋白結合,干擾細胞分裂過程,導致癌細胞死亡。常用藥物包括紫杉醇(Paclitaxel)、歐洲紫杉醇(Docetaxel)等,需靜脈注射給藥,並密切監控血液毒性反應。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解除T細胞被癌症細胞表達的PD-L1/PD-L2等抑制因子所抑制的狀態,使T細胞活化,進而攻擊腫瘤細胞。常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吉舒達(Pembrolizumab)、保疾伏(Nivolumab)等,透過皮下注射給藥,需定期評估免疫相關副作用。

基因標靶治療

基因標靶治療針對特定的致癌基因突變設計相應的抑制劑,阻斷其異常訊號通路,恢復正常的細胞生長調控。常見的標靶藥物包括厄洛替尼(Erlo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等,口服給藥,需監測可能出現的耐藥情況。

靶向放射治療

靶向放射線是一種專門針對腫瘤細胞的放射線治療方式,能夠集中攻擊腫瘤細胞,減少對周圍健康組織的傷害。常見的靶向放射線治療方法包括質子束療法和碳離子療法,需要由專業的放療醫師進行個體化規劃。

除了上述提及的治療方法外,建議定期進行甲狀腺功能測定、血象分析以及影像學檢查如CT掃描以監測病情變化。治療期間應保持充足的休息,均衡飲食,避免攝入含碘食物,以免影響甲狀腺功能檢測結果。

核素治療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小

核素治療對於某些疾病有顯著療效,因此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但是,在進行核素治療前,需要瞭解其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及日常生活的影響。

生活品質提高

核素治療能夠針對特定疾病的細胞進行精準攻擊,減少健康組織傷害,從而降低併發症發生率,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日常活動不受幹擾

在接受核素治療期間,大多數患者可如常進行日常工作與生活活動。只有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放射性食道潰瘍時,才會出現吞嚥困難等消化系統相關問題。

長期預後良好

由於核素治療具有高度選擇性且專屬於目標腫瘤,因此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進展,並減少復發風險。這對於許多癌症患者來說是特別重要的考慮因素。

副作用輕微

雖然核素治療可能會引起一些暫時性的不適,但這些通常都是可逆的,並且不會導致長期健康問題。此外,現代技術已經大大降低了輻射暴露量,使安全性得到進一步保障。

依從性高

由於核素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相對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患者更容易接受和遵循醫囑進行治療。這有助於確保最佳療效並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