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的病因多樣,涉及腎氣虛弱、濕邪困擾、熱毒侵襲、血瘀滯留和精微外洩等因素。治療需個體化,並考慮患者心理因素,可採用飲食療法、腎功能支援、降血壓、利尿劑及類固醇治療等策略。
中醫怎麼看待蛋白尿?
中醫認為蛋白尿是由於腎氣虛弱、濕邪困擾、熱毒侵襲、血瘀滯留和精微外洩等原因引起的。以下是針對這些原因進行的說明:
1. 腎氣虛弱: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掌管生殖、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若腎氣不足則無法固攝精微物質,導致蛋白尿的發生。
2. 濕邪困擾:濕邪容易傷及脾胃運化功能,使水液代謝失常而產生積聚,從而影響到腎臟的功能,進而出現蛋白尿的情況。
3. 熱毒侵襲:熱邪易耗損陰津,致使腎陰受傷而陽亢,陽盛則會灼傷腎陰,從而引致蛋白尿的出現。
4. 血瘀滯留:血液循環不暢可導致區域性組織缺氧和營養不良,久之則會形成癥塊或結石,壓迫或刺激腎臟引起蛋白尿。
5. 精微外洩:中醫認為腎藏精,司開閤,若腎氣虛弱則不能固攝精微物質,以致精微外洩而見於尿中,形成蛋白尿。
治療蛋白尿需個體化辨證施治,建議患者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
治療蛋白尿不是下禁令,還要看患者心情
治療蛋白尿不是下禁令,還要看患者心情,可以採取飲食療法、腎功能支援治療、降血壓治療、利尿劑治療、類固醇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
飲食療法
透過調整每日攝入蛋白質的數量和品質來減少腎臟負擔,通常建議每天蛋白質攝入量不超過0.6-0.8克/公斤體重。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臟的工作負荷,可能導致蛋白尿加重;而適當的蛋白質限制有助於減輕腎臟負擔,對控制蛋白尿有益。
腎功能支援治療
包括使用保腎藥物如百令膠囊、海昆腎喜膠囊等,以及定期監測腎功能指標。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改善腎小球通透性,從而減少蛋白尿;同時也有助於保護腎功能,延緩病情進展。
降血壓治療
常用藥物有硝苯地平(Nifedipine)、非洛地平(Felodipine)等鈣通道阻滯劑,可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心臟後負荷,進而降低血壓。高血壓是導致蛋白尿的重要原因之一,控制血壓有助於減少蛋白尿的發生和發展。
利尿劑治療
利尿劑能促進體內水分排出,減輕水腫,常用的有利尿劑如呋塞米(Furose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水腫引起的壓力升高可能會加重蛋白尿,利尿劑有助於緩解這種壓力升高,從而減少蛋白尿。
類固醇治療
透過口服或者注射給藥,如腎上腺皮質酮(Prednisolone)、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注射液等,具體劑量和療程需醫生根據患者情況制定。類固醇具有抗炎作用,可用於治療多種免疫相關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但其副作用較大,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蛋白尿患者應避免食用高鹽食物,以減少腎臟負擔,如醃制品、罐頭等。此外,患者還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腎臟傷害。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