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燒:分階段、留意跡象、是否需要退燒藥?

分類: 母嬰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5
兒童發燒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降溫、藥物退燒、補液治療、抗生素治療、抗病毒治療。在孩子發燒時,家長應關注孩子的五個核心症狀:體溫、精神狀態、食慾、睡眠品質和尿量。

兒童發燒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降溫、藥物退燒、補液治療、抗生素治療、抗病毒治療。在孩子發燒時,家長應關注孩子的五個核心症狀:體溫、精神狀態、食慾、睡眠品質和尿量。

兒童發燒分為三階段

兒童發燒可以採取物理降溫、藥物退燒、補液治療、抗生素治療、抗病毒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評估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包括使用溼毛巾敷於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處以及用溫水擦拭身體等方式降低體溫。此方法透過增加皮膚表面水分蒸發來幫助散熱,從而起到輔助降低體溫的作用。

藥物退燒

藥物退燒通常選用非處方藥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片、布洛芬(Ibuprofen)等口服給藥,劑量依據體重計算。這類藥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熱鎮痛效果;適合輕至中度發燒且有明顯不適者。

補液治療

補液治療涉及口服補鹽溶液或靜脈輸注電解質平衡液,旨在維持體液平衡及改善脫水狀態。針對兒童發發燒時可能出現的代謝紊亂及潛在的液體丟失提供支援;有助於防止進一步惡化病情。

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治療需由醫師評估後開具相應藥物,例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口服或注射給藥。抗生素可針對特定細菌感染有效;對於由細菌引起的兒童發燒有治療作用。

抗病毒治療

抗病毒治療需要醫生根據具體病毒感染型別開具相應藥物,例如雷巴威林(Ribavirin)顆粒、克流感(Oseltamivir)等口服給藥。此類藥物能夠干擾病毒複製過程,從而減少體內病毒載量;適用於由特定病毒所致的兒童發燒。

在兒童出現發燒的情況下,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若持續高燒不退或伴有其他嚴重症狀,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幫助。

兒童發燒要多留意的跡象

兒童發燒時,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的體溫、精神狀態、食慾變化、睡眠品質以及尿量是否減少等五個方面的表現。

體溫

正常情況下,學齡前兒童腋下體溫為36℃-37.2℃。若孩子持續出現低燒或高燒不退的情況,則需警惕可能是感染性疾病所致。

精神狀態

患兒在發燒期間可能會出現煩躁不安或者萎靡不振等症狀,並且伴隨嗜睡的現象發生。

食慾變化

兒童在發燒後通常會出現食慾減退或者是厭食等情況的發生,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的症狀。

睡眠品質

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入睡困難、易醒及夜驚等異常情況,以判斷其是否存在因不適而影響休息的問題。

尿量減少

監測每日排尿次數與尿液顏色、質地可反映腎功能及體液平衡狀況;若發現尿色變深或呈醬油樣則應立即就醫以防急性腎衰竭。

針對兒童發熱血症狀,建議採取物理降溫如溫水浴或區域性冷敷來降低體溫。同時密切監測病情變化並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潛在疾病的可能性。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