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因、症狀表現、治療藥物

分類: 癌症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6
本文介紹了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及管理。該疾病涉及多種賀爾蒙分泌異常的情況,如胰島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等,因此治療方案須個體化制定。針對此病的治療選擇可能包括手術切除腫瘤以及使用施他寧(Somatostatin)類似物進行長期管理。對於無法手術或術後復發者,可考慮採用分子標靶治療聯合化療的方法。

本文介紹了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及管理。該疾病涉及多種賀爾蒙分泌異常的情況,如胰島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等,因此治療方案須個體化制定。針對此病的治療選擇可能包括手術切除腫瘤以及使用施他寧(Somatostatin)類似物進行長期管理。對於無法手術或術後復發者,可考慮採用分子標靶治療聯合化療的方法。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因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因複雜,可能與胰島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腸肽瘤、施他寧(Somatostatin)瘤或胰多肽瘤等有關,治療需個體化。患者應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建議。

胰島素瘤

胰島素瘤是由胰臟β細胞發生基因突變而引起的腫瘤,這些異常的β細胞持續分泌胰島素導致低血糖。低血糖會引起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進而出現心悸、出汗、顫抖等症狀。手術切除是治療胰島素瘤的主要方法,如Whipple手術。

胰高血糖素瘤

胰高血糖素瘤由胰臟α細胞惡性轉化形成,持續產生並釋放過量的胰高血糖素,促進肝糖原分解和糖異生,從而引起長期輕度高血糖狀態。此時身體為維持正常血糖水平,透過腎臟重吸收葡萄糖,減少尿糖排出,導致滲透性利尿,水分丟失過多,可表現為多尿的症狀。針對胰高血糖素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切除腫瘤,例如腹腔鏡下胰體尾切除術。

血管活性腸肽瘤

血管活性腸肽瘤是一種由神經內分泌細胞產生的腫瘤,其過度表達血管活性腸肽,刺激胰島D細胞分泌大量胰島素,導致血糖降低。此外,腫瘤還會導致腹瀉,因為血管活性腸肽可以放鬆小腸平滑肌,加快腸道蠕動。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標靶藥物治療,如善龍注射液。

施他寧(Somatostatin)瘤

施他寧(Somatostatin)瘤是指在胰島D細胞發生的腫瘤,由於腫瘤組織持續分泌大量的施他寧(Somatostatin),抑制了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因此不會出現明顯的高血糖症。但是,施他寧(Somatostatin)對胃腸功能有顯著影響,能抑制胃酸分泌,減慢胃腸運動,延長食物排空時間,進而引起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臨床表現。對於施他寧(Somatostatin)瘤,化療可能是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常用藥物包括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排多癌(Mitomycin)等。

胰多肽瘤

胰多肽瘤由胰臟D細胞惡變而來,持續產生並釋放胰多肽,但程度較輕,不足以引起明顯高血糖。胰多肽能夠刺激膽囊收縮素的釋放,促使膽囊收縮,增加膽汁分泌,改善脂肪消化和吸收,故患者常伴有腹瀉。胰多肽瘤通常需要手術切除,其中內鏡微創手術較為常見,如超音波內鏡引導下的經皮穿刺引流術。

建議定期監測血糖水平以評估病情變化,同時注意飲食調整,避免長時間空腹,以免誘發低血糖發作。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影像學檢查,如CT掃描或MRI以評估腫瘤大小和位置。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表現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症狀可能包括腹痛、腹部腫塊、腹瀉、體重減輕、黃疸等,但這些症狀並不一定都會出現。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於胰臟組織受到腫瘤壓迫或侵犯周圍器官而引起的。腹痛通常位於中上腹部,可能放射至背部。

腹部腫塊

腫塊多由腫瘤本身生長所致,在體表可觸及到異常包塊。腫塊位置取決於腫瘤所在位置,常見於中腹部。

腹瀉

腹瀉的發生是由於腫瘤分泌的賀爾蒙刺激腸道平滑肌過度活動導致的。腹瀉常表現為排便頻繁且糞便稀薄,嚴重時可能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體重減輕

體重減輕是因為腫瘤消耗了身體的能量儲備,影響食慾和消化吸收功能。體重下降往往較為迅速,可能伴有乏力、倦怠等症狀。

黃疸

黃疸是由腫瘤壓迫膽管造成膽汁淤積所引發的。黃疸通常表現為皮膚和眼白發黃,尿液變深,可能伴隨瘙癢和疲勞。

針對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症狀,可以進行超音波、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以評估病情。治療措施包括手術切除腫瘤以及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手段。患者應避免高脂飲食,保持規律運動,定期複查監測病情變化。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吃什麼藥?

胰臟神經內分泌瘤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施他寧(Somatostatin)類似物、化療藥物進行治療。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所有藥物均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施他寧(Somatostatin)類似物

施他寧(Somatostatin)類似物透過與癌細胞表面感受器結合發揮作用,如善得定(Octreotide)、蘭瑞肽等,可減緩腫瘤生長速度。這類藥物通常起效較慢且副作用相對較小,適合長期管理胰島素瘤患者的症狀。

化療藥物

化療藥物適用於多種類型的癌症,包括胰臟神經內分泌瘤。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氟尿嘧啶(Fluorouracil)等化療藥物能夠殺死快速分裂的癌細胞。接受化療期間應密切監測血液學引數,並預防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標靶治療藥物

針對特定分子異常的標靶治療藥物可用於改善某些型別胰臟神經內分泌瘤預後。依維莫司、紓癌特(Sunitinib)等靶向藥可透過干擾腫瘤細胞信號通路來抑制其生長和擴散。在接受相應治療過程中要定期評估耐性和效果。

對症支援治療

對於晚期或無法手術切除者,主要是緩解症狀及提高生活品質。常用止痛藥物有阿片類衍生物嗎啡(Morphine)製劑以及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布洛芬(Ibuprofen)等;補充血容量穩定血糖水平則需要靜脈吊點滴葡萄糖溶液和胰高血糖素注射劑聯合應用。

營養支援療法

保證充足能量攝入是管理胰臟神經內分泌瘤患者代謝紊亂的關鍵措施之一。營養師會根據個體差異制定全面均衡飲食計劃,在醫師監督下實施以確保安全有效。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怎麼辦?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可以透過化療、放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介入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評估病情並接受適當治療。

化療

化療透過使用化學藥物來殺死癌細胞,通常由專業醫生評估後制定個性化方案並執行。化療適用於廣泛擴散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因為其具有潛在的轉移性特徵。此方法有助於控制病情進展。

放療

放療是利用高能射線精準照射腫瘤區域,通常分幾次完成。對於無法切除的區域性晚期患者或存在遠處轉移者,放療可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放療能夠減少腫瘤體積,減輕壓迫症狀。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針對特定分子異常設計藥物,如司美匹韋等,在醫師指導下長期服用。某些胰臟神經內分泌瘤存在特定基因突變,此時採用標靶治療有效。該策略旨在精確打擊腫瘤細胞,同時降低對正常組織的影響。

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透過啟用身體自身免疫系統對抗腫瘤,包括單克隆抗體藥物如西妥昔單抗等。該類腫瘤有時會表達PD-L1蛋白,這使得它們能夠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阻斷這種蛋白質與感受器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助於增強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和殺傷能力。

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是在影像引導下進行微創手術,例如經皮穿刺肝活檢術,常用於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對於不適合手術切除的區域性晚期或轉移性病例,介入手段如栓塞劑注射可能提供一種姑息性選擇。這種方法可以直接作用於腫瘤部位,減少出血和其他併發症的風險。

在接受上述治療措施的同時,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身體負擔。定期複查是非常必要的,以便及時監測病情變化,調整治療計劃。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