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中醫:治療不自覺挖鼻孔習慣

分類: 耳鼻喉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7
本文介紹了中醫對於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的治療方法。針對鼻竇炎,可採用中藥外敷、針灸療法、穴位按摩或艾灸療法等非藥物方法進行緩解。對於慢性鼻竇炎,則推薦使用中藥內服、穴位外敷、鼻腔沖洗以及艾灸療法等傳統中醫手段進行治療。中醫強調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透過望聞問切四診法對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進行鑑別診斷。

本文介紹了中醫對於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的治療方法。針對鼻竇炎,可採用中藥外敷、針灸療法、穴位按摩或艾灸療法等非藥物方法進行緩解。對於慢性鼻竇炎,則推薦使用中藥內服、穴位外敷、鼻腔沖洗以及艾灸療法等傳統中醫手段進行治療。中醫強調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透過望聞問切四診法對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進行鑑別診斷。

鼻竇炎中醫如何治療不自覺挖鼻孔的習慣?

鼻竇炎引起的不自覺挖鼻孔習慣可以嘗試中藥外敷、針灸療法、穴位按摩或艾灸療法等中醫治療方法來改善。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中藥外敷

選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的中藥材,配製成藥膏或貼劑,區域性外敷於患處。透過皮膚吸收發揮藥物作用,緩解鼻竇炎引起的發炎反應和疼痛,間接改善挖鼻孔的習慣。

針灸療法

針對特定經絡和穴位進行針刺,如足三里、合谷等,每次治療時間約30分鐘。中醫認為,鼻竇炎多由肺胃積熱所致,針灸上述穴位可調和氣血、清熱解毒,從而輔助治療鼻竇炎並減少挖鼻孔的行為。

穴位按摩

選擇迎香、印堂、風池等穴位,採用指壓法輕柔地按摩數分鍾。這些穴位與呼吸系統功能調節有關,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氣流通暢,有助於緩解鼻竇發炎狀,並改善不良習慣。

艾灸療法

選取曲池、少商、太沖等穴位,使用艾條溫和燻烤5-10分鐘。艾灸具有溫通經脈、祛溼散寒的作用,能夠改善鼻竅通氣,減少因通氣不暢導致的頻繁用手清理行為。

患者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鼻竇炎的症狀。建議定期進行運動,如太極拳或慢跑,加強免疫力,預防感冒,減少鼻竪炎發作次數。

過敏性鼻炎與慢性鼻竇炎如何中醫區分?

中醫診斷下,過敏性鼻炎與慢性鼻竇炎可以透過以下五個方面的不同來區分:

1. 病因不同:過敏性鼻炎多由外感風邪、濕邪等引起,而慢性鼻竇炎則常由肺胃積熱或氣血瘀滯所致。

2. 臨床表現不同: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為打噴嚏、流涕、鼻塞等症狀,而慢性鼻竇炎則以鼻塞、黃稠分泌物、頭痛等為主要症狀。

3. 舌象差異:過敏性鼻炎舌質淡紅、苔薄白;慢性鼻竇炎則可能伴隨舌苔厚膩或黃厚苔。

4. 治法各異:治療過敏性鼻炎需疏風散寒、宣通鼻竅,常用方劑如玉屏風散。治療慢性鼻竇炎則要清熱解毒、排膿利咽,可選用銀翹散等進行調理。

5. 預後情況不同:過敏性鼻炎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預後通常較好,但容易反覆發作。慢性鼻竇炎若能根除病因,也有較好的恢復前景,但仍存在復發風險。

過敏性鼻炎與慢性鼻竇炎如何中醫分別診斷?

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法來區別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其中,過敏性鼻炎可能出現鼻鼽、流涕清稀等症狀,而慢性鼻竇炎則常見於鼻窒、膿涕稠厚的情況。

1. 鼻鼽。

2. 流涕清稀。

3. 鼻窒。

4. 膽涕稠厚。

5. 以上是中醫常用的辨證方法,以幫助鑑別兩者之間的差異。若有相關疑慮,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協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