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治療、預防、開刀指徵、好發人群與症狀

分類: 骨骼與肌肉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7
本文介紹了骨刺的治療和預防。在治療方面,骨刺通常採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理療法、矯形外科手術及關節保護措施;而在預防方面,則提倡生活方式調整、適當運動、體重管理、營養補充和定期體檢。此外,瞭解骨刺的成因與症狀也有助於防治。

本文介紹了骨刺的治療和預防。在治療方面,骨刺通常採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理療法、矯形外科手術及關節保護措施;而在預防方面,則提倡生活方式調整、適當運動、體重管理、營養補充和定期體檢。此外,瞭解骨刺的成因與症狀也有助於防治。

骨刺如何治療?什麼情況下需要開刀?

骨刺的治療可能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理療法、矯形外科手術以及關節保護措施。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如疼痛無法緩解或影響日常生活,可能需要考慮開刀治療。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透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來減少發炎和疼痛,通常口服給藥。NSAIDs可用於緩解骨刺引起的區域性發炎和疼痛,但長期使用需注意胃腸道副作用。

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包括熱敷、冷敷、按摩及針對性運動訓練,由康復師指導患者執行。物理治療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有助於減輕因骨刺引起的不適感。

矯形外科手術

矯形外科手術涉及移除導致功能障礙或劇烈疼痛的骨刺,在全麻下進行。對於嚴重畸形或反覆發作性急性併發症,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矯正。

關節保護措施

關節保護措施包括體重管理、功能性鍛鍊及日常生活方式調整。這些措施旨在減少關節負擔,延緩病情進展,適用於輕至中度骨刺患者。

患者應定期複查,特別是在接受治療期間,以監測病情變化並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如有必要,建議進行MRI檢查以評估軟組織傷害程度。

骨刺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骨刺的預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調整、適當的運動、體重控制、營養補充和定期體檢。

生活方式調整

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如坐姿、站姿等來緩解脊柱壓力,從而達到預防脊椎骨刺的目的。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

適當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和柔韌性,減少關節負擔,有助於預防骨刺的發生。建議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等,每週至少3次,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

體重控制

體重過重會增加脊柱的壓力,導致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減輕體重可以降低這種風險。建議採取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相結合的方式維持正常體重。

營養補充

充足的維生素D和鈣質攝入可以幫助骨骼健康,預防骨刺的發生。可以透過食物攝取或遵醫囑服用維生素D和鈣片以確保足夠的攝入量。

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可早期發現並干預潛在的問題,包括脊柱狀況,預防骨刺的發生。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特別是對於有家族史的人群。

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建議。

骨刺的原因是什麼?

骨刺的原因可能包括遺傳因素、年齡、關節傷害、過度使用以及肥胖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關節不穩定的力學環境,進而引發骨刺的形成。鑑於骨刺與多種病理因素相關,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治。

遺傳因素

由於家族中存在易患骨質增生的基因,導致個體也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從而引起骨刺的發生。對於由遺傳因素引起的骨刺,可以考慮遵醫囑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進行治療,如阿侖磷酸鈉(Alendronate)、瑞骨卓(Risedronate sodium)等。

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逐漸退化,軟骨磨損嚴重,為增加支撐而發生異常生長,形成骨刺。針對年齡因素造成的骨刺,可採取中醫推拿的方式緩解不適症狀。

關節傷害

關節傷害可能導致關節面不平,關節邊緣為了恢復正常解剖關係和穩定狀態而增生出骨刺。對於關節傷害引起的骨刺,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透過針灸等方式來改善病情。

過度使用

過度使用關節可能會導致關節負擔過重,進而誘發發炎反應,刺激周圍組織產生骨刺以增強關節穩定性。針對過度使用引起的骨刺,建議減少運動量,減輕關節負擔,同時注意休息,保護好患病部位。

肥胖

體重負荷增加會導致關節受力過大,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促進骨刺的形成。控制體重是管理肥胖相關性骨刺的關鍵。可透過飲食調整和適量運動來實現減肥目標。

骨刺患者應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以免加重關節負擔,加劇疼痛。此外,定期複查X光片或其他影像學檢查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時監測病情變化。

骨刺的症狀

骨刺的主要症狀包括疼痛、觸痛、關節腫脹、活動受限以及可能伴隨的步態不穩。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及時就醫以評估治療選項。

疼痛

當軟骨磨損導致關節邊緣形成骨質增生時,可能會刺激周圍神經並引發疼痛。這種疼痛通常位於患處關節附近,可能呈持續性或間歇性發作。

觸痛

觸痛是由於骨刺刺激周圍的軟組織和神經而引起的。觸痛可能是由機械壓力或發炎反應造成的。觸痛通常出現在受影響區域的皮膚表面,患者可感受到明顯的敏感度增加。

關節腫脹

關節腫脹主要是因為發炎反應加劇了區域性血液循環,導致液體積聚。腫脹通常發生在關節囊周圍,可能伴有溫度升高和皮膚紅斑。

活動受限

骨刺的存在可能導致關節間隙變窄,進而影響關節的正常運動範圍。活動受限多見於受累關節,如膝關節、肩盂肱骨關節等,表現為屈伸困難或無法完成某些特定動作。

步態不穩

隨著病情的發展,骨刺會逐漸壓迫到脊髓以及神經根部,從而誘發肢體麻木無力、行走困難等症狀發生。上述不適症狀會導致患者出現走路踩棉花感、容易跌倒等情況發生。

針對骨刺的症狀,建議進行X光檢查、MRI以評估關節狀況和確定病變位置。治療措施包括物理療法、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或類固醇注射,嚴重者需手術切除骨刺。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減少負重,注意休息,同時調整飲食結構,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有助於延緩骨刺進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