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白內障:取出白內障後、開完白內障

分類: 糖尿病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7
本文介紹了糖尿病患者在取出白內障手術後的注意事項。此時,患者可考慮採取一些措施如使用防曬霜、戴太陽鏡、避免強光照射等來保護眼睛。但需注意的是,如果視模糊持續存在,可能有其他原因如術後併發症、黃斑囊樣水腫等,應儘快就醫進行詳細的眼科檢查。

本文介紹了糖尿病患者在取出白內障手術後的注意事項。此時,患者可考慮採取一些措施如使用防曬霜、戴太陽鏡、避免強光照射等來保護眼睛。但需注意的是,如果視模糊持續存在,可能有其他原因如術後併發症、黃斑囊樣水腫等,應儘快就醫進行詳細的眼科檢查。

取出白內障後,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曬?

取出白內障後,糖尿病患者可以考慮使用防曬霜、戴太陽鏡、避免陽光直射、調整出行時間、定期眼科檢查等措施來保護眼睛。如果眼部不適或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

使用防曬霜

由於紫外線照射是導致白內障復發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使用防曬霜可以有效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選擇SPF30及以上的廣譜防曬霜,在外出前塗抹於面部和暴露部位,並每2-3小時重新塗抹一次。

戴太陽鏡

戴上太陽鏡能夠過濾掉有害的藍光和紫外光,降低白內障復發的風險。建議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佩戴品質可靠的太陽鏡,特別是在強光下活動時。

避免陽光直射

避免陽光直射有助於減少紫外線對水晶體的傷害,從而降低白內障的發生率。在戶外活動時儘量尋找陰涼處或佩戴遮陽帽等措施來保護眼睛不受強烈日曬。

調整出行時間

調整出行時間可以使患者避免在紫外線輻射最強的時間段進行戶外活動,以減少眼部受到的紫外線照射。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以在早晨或傍晚時段進行散步、慢跑等運動,避開中午十二點至下午三點之間的高紫外線時間段。

定期眼科檢查

定期眼科檢查可以幫助監測眼部狀況,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問題,包括白內障和其他可能與糖尿病有關的眼部併發症。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檢查,特別是對於有糖尿病史或其他相關風險因素的人群。

糖尿病患者應關注血糖控制,同時注意眼部保健,以免影響術後恢復。

開完白內障為何還有看不清楚的問題?

開完白內障後仍然看不清楚可能是由於術後併發症、黃斑囊樣水腫、青光眼、角膜水腫或發炎等原因導致的。如果症狀持續不改善,建議及時複診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接受相應治療。

術後併發症

白內障手術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但並非完全沒有風險。術後併發症可能包括感染、出血等,這些都可能導致視力模糊或其他視覺問題。需要密切觀察術後的恢復情況,並按醫囑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黃斑囊樣水腫

這是一種與糖尿病相關的視網膜疾病,在白內障術後可能會出現。黃斑囊樣水腫會影響中央視野,導致看東西變形或者有盲點。患者可以遵照醫生指導使用抗VEGF藥物進行區域性注射來緩解此狀況。

青光眼

雖然青光眼不是由白內障本身引起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兩者可能存在關聯。青光眼是一種眼壓增高導致視神經傷害的疾病,可引起視野缺損和視力下降。常用的降低眼壓的眼藥水主要有β-腎上腺能感受器激動劑如倍他洛爾滴眼液、美特朗(Carteolol HCL)等。

角膜水腫

在白內障摘除過程中,有時會因操作不當造成角膜組織受損而引發水腫現象。角膜水腫會使光線無法正常透過角膜進入眼內,從而影響視力清晰度。對於輕度角膜水腫無需特殊處理,通常數日內即可自行消退;重度者則需應用透明質酸鈉眼藥水(Sodium hyaluronate)、羥丙甲纖維素滴眼液等人工淚液溼潤眼球表面促進癒合。

發炎

術後眼部可能出現發炎反應,這也會對視力產生暫時性影響。適當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如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滴眼液、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 tromethamine)散等可用於減輕發炎及疼痛症狀。

針對上述未完全解決的問題,應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防繼發感染,並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同時注意休息,避免強光直射眼睛,有助於減少不適感。

白內障與糖尿病的關係是什麼?

白內障與糖尿病的關係是由於高血糖導致水晶體蛋白質變性,引起水晶體混濁的一種眼科併發症。

白內障的發生與糖尿病有關,主要是因為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眼內的葡萄糖濃度升高,從而影響水晶體結構和功能。這可能導致蛋白質非酶促糖基化,使水晶體蛋白變性和失去正常形態,引發水晶體混濁。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視力模糊、眼前有黑點等症狀,這些都可能是白內障的早期訊號。

為了確診白內障,通常需要進行眼部常規檢查、裂隙燈顯微鏡檢查以及視力測試等。必要時還可能需做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術以評估視網膜狀況。對於糖尿病引起的白內障,手術治療通常是首選方案,如超音波乳化吸出術聯合人工水晶體植入術。術後患者需定期監測血糖水平,避免感染風險。

建議糖尿病患者定期進行眼科檢查,注意眼部衛生,避免長時間盯著螢幕,保護眼睛免受強光傷害。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