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心悸的原因及其對應的治療方法。心悸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症狀,其中包括心臟因素如心肌炎、心包炎、心絞痛、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也可能是非心臟因素如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發燒、低血糖以及電解質紊亂等所致。針對不同的原因,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在診斷出心悸的具體原因後,應根據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心悸的原因2:心臟因素是什麼?
心悸的原因2:心臟因素可能由心肌炎、心包炎、心絞痛、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引起,需要針對具體病因進行治療。患者應儘快就醫以確定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
心肌炎
心肌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發炎反應和壞死病變的一種疾病,可導致心臟傳導系統受損,從而引起心悸。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輔酶Q10、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等藥物進行治療。
心包炎
心包炎是由於細菌、病毒、自體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導致的心包膜發炎。發炎可能導致心包膜積水,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進而出現心悸的症狀。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吲哚美辛(Indometacin)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緩解不適症狀。
心絞痛
心絞痛通常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當心肌缺血時,會導致心臟收縮力增強,心跳加快,從而引起心悸。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硝化甘油(NTG)、單硝異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等擴張冠脈血管的藥物來改善病情。
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泵血能力下降,無法滿足身體需要,此時為了增加回心血量,心臟會代償性地加快跳動,以彌補泵血不足,從而引起心悸。患者應遵照醫生的意見口服螺內酯(Spironolacton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利尿劑減輕水腫,改善症狀。
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指心臟節律異常,如過快、過慢或不規則跳動,這些異常節律可能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不穩定,引起心悸。對於快速性心律不整,可考慮應用心律錠(Propranolol)、心舒平(Verapamil)等β感受器阻滯劑控制心率;緩慢性心律不整則需用阿托平(Atropine)、沙丁胺醇(Salbutamol)提升心率。
針對心悸的情況,建議定期監測心電圖、血壓以及血脂水平,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心臟問題。建議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避免過度勞累,有助於減少心悸的發生。
心悸的原因是什麼?
心悸可能因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臟瓣膜病等疾病引起,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準確診斷和適當治療。
貧血
貧血時血液中的紅血球數量減少,導致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引起身體各器官供氧不足。當心臟為了彌補缺氧狀態而加快心跳速率時,就會出現心悸的症狀。對於貧血患者,可以考慮使用鐵劑、葉酸等補充鐵元素和葉酸來改善貧血狀況,改善不適症狀。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是由於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所致,此時甲狀腺素水平升高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使心率增快。此外,甲狀腺素還能增強心臟收縮力,進一步提高心率。甲亢患者可遵醫囑服用抗甲狀腺藥物如甲硫嗎唑錠(Methimazole)、Propylthiouracil(PTU)進行治療。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者阻塞,影響了向心臟供應血液和氧氣的能力。此時心臟為了滿足身體的需求,需要增加心肌的收縮力量,從而表現為心悸。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採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的方式將堵塞的血管開通,恢復血流正常。
心肌炎
心肌炎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發炎反應,發炎會導致心肌細胞受損或死亡,進而影響心臟的電生理活動,產生異常節律,引發心悸。心肌炎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應用輔酶Q10膠囊、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片等營養心肌的藥物進行治療。
心臟瓣膜病
心臟瓣膜病指心臟瓣膜結構和/或功能的異常改變,包括先天性畸形、風溼熱、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瓣膜損害。病變累及瓣膜後,可能導致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影響心臟的血流動力學平衡,誘發心悸的發生。針對心臟瓣膜病,可透過手術治療如二尖瓣置換術、主動脈瓣修復術等方式進行處理。
建議定期監測心率和血壓,以評估病情變化。必要時,可能需進行電解質分析、甲狀腺功能測定以及心電圖檢查。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