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蕁麻疹:症狀、病因、診斷、治療、預防

分類: 皮膚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1
本文介紹了手掌蕁麻疹的症狀及處理方式。該疾病常表現為瘙癢、紅斑、水腫性皮疹等症狀,一般能自行緩解,但若伴隨嚴重症狀或持續不愈則應尋求醫療幫助。在確診後,醫生會針對不同病因採用相應措施,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者可考慮使用免疫調節劑,而糖尿病引起的則需控制血糖水平。

本文介紹了手掌蕁麻疹的症狀及處理方式。該疾病常表現為瘙癢、紅斑、水腫性皮疹等症狀,一般能自行緩解,但若伴隨嚴重症狀或持續不愈則應尋求醫療幫助。在確診後,醫生會針對不同病因採用相應措施,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者可考慮使用免疫調節劑,而糖尿病引起的則需控制血糖水平。

手掌蕁麻疹症狀有哪些

手掌蕁麻疹的症狀包括瘙癢、紅斑、水腫性皮疹、風團、燒灼感等,通常可以自行消退,但如果伴隨其他嚴重症狀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就醫以獲得專業治療。

瘙癢

當身體受到致敏原刺激時,肥大細胞會釋放組胺等發炎介質,這些物質能夠使微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液和組織液滲出到周圍組織中,從而引發瘙癢感。瘙癢通常發生在手掌皮膚上,可能伴有輕微的刺痛或灼熱感。

紅斑

蕁麻疹是由各種因素引起的皮膚黏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和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由於發炎因子的作用,會導致區域性微血管擴張和血流量增加,進而形成紅色的斑塊。紅斑一般出現在手掌表面,有時可擴散至手背或其他部位。

水腫性皮疹

蕁麻疹的發生主要是由過敏反應所誘發的免疫應答所致,此時體內會產生大量的IgE抗體,與肥大細胞上的感受器結合後就會使其處於致敏狀態。一旦再次接觸相應的變應原,就會促使肥大細胞脫顆粒並釋放出包括組胺在內的多種發炎介質,這些介質具有舒張平滑肌、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和促進腺體分泌的作用,從而導致真皮層內液體積聚形成水腫性皮疹。水腫性皮疹多位於表皮下方,深度不一,形態多樣,從扁平狀到凸起均有。

風團

當身體受到某些物理、化學或生物因素刺激時,肥大細胞被啟用並釋放出大量炎性介質,如組胺、白三烯等,這些介質作用於周圍的神經末梢和血管壁,引起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高,導致組織間液迅速積聚形成風團。風團通常出現在手掌的平坦區域,大小不一,形狀不定,有時可自行消退但很快又會出現新的風團。

燒灼感

蕁麻疹患者的皮膚屏障受損,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當患者接觸到熱水或化學物質時,可能會感到燒灼感。燒灼感通常出現在患處,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嚴重程度取決於個體敏感度以及接觸物的性質。

針對手掌蕁麻疹的症狀,建議可以進行相關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和IgE水平檢測。治療措施可能包括口服抗組織胺藥,如勝克敏(Cetirizine)或氯雷他定(Loratadine)。患者平時應注意避免已知的過敏原,保持雙手乾燥清潔,穿著透氣性好的衣物,以減少症狀發生。

手掌蕁麻疹病因

手掌蕁麻疹可能由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肝炎、糖尿病、慢性腎病或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準確診斷和適當治療。

系統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由於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組織和器官,包括皮膚,導致發炎和傷害。當這種異常反應影響到手掌時,可能會出現蕁麻疹。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進行治療,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身體針對肝臟細胞產生自身抗體引起的慢性肝炎,可導致肝臟受損並釋放出特定的蛋白分子,這些分子會刺激肥大細胞產生組胺,進而引起蕁麻疹。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比如普賴鬆(Prednisone)、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等。

糖尿病

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微血管病變,使得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從而誘發蕁麻疹。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易發生感染,進一步加重病情。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好血糖水平是關鍵。可以透過飲食調整、運動療法以及藥物治療來實現,如二甲雙胍(Metformin)、岱蜜克龍(Gliclazide)等。

慢性腎病

慢性腎病可能導致體內廢物和液體瀦留,這些物質積累後會對身體造成毒性作用,引發蕁麻疹。腎臟也參與了體內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代謝,其功能障礙可能會影響這些物質的平衡,進而誘發蕁麻疹。患者需要定期監測腎功能指標,同時注意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以減輕腎臟負擔。必要時,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保腎藥物,如百令膠囊、海昆腎喜膠囊等。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會引起新陳代謝加快,導致血液循環加速,使肥大細胞活化並釋放組胺,從而引發蕁麻疹。患者通常需要在內分泌科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如甲硫嗎唑錠(Methimazole)、Propylthiouracil(PTU)等。

建議關注手部皮膚的變化,特別是觀察是否有新的皮損出現。適當的實驗室檢測有助於確認診斷,可能涉及血常規、尿常規、生化全套以及甲狀腺功能測定等。

手掌蕁麻疹怎麼去診斷?

手掌蕁麻疹可以通過觀察皮損特徵、觸診皮膚反應、詢問病史和相關檢查來診斷。如果疑似患有該疾病,建議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治療。

觀察皮損特徵

醫生會仔細檢視患者手部出現的紅斑、水泡等皮損情況,包括大小、形態、分佈特點等,並可能使用放大鏡進行詳細觀察。

觸診皮膚反應

透過觸控患處瞭解其硬度、溫度等情況,並評估是否有壓痛或水腫發生。

詢問病史

醫生可能會詢問患者的家族史、既往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接觸過已知過敏原等資訊。

相關檢查

必要時,可抽取血液樣本送至實驗室進行IgE水平檢測或其他變應原篩查;在特殊情況下也可能需行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清特異性IgE測定。

診斷確認

綜合上述資訊後,若發現存在特定致敏原如花粉、動物毛髮等,則有助於確診為手掌蕁麻疹。

在診斷過程中避免搔抓受累區域以防繼發感染,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是十分必要的。

手掌蕁麻疹治療

手掌蕁麻疹的治療可以考慮使用抗組織胺藥、類固醇外用膏、免疫調節劑、系統性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治療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抗組織胺藥

抗組織胺藥透過口服或注射給藥,選擇非處方藥物如勝克敏(Cetirizine)、氯雷他定(Loratadine)等按說明書指示劑量服用。這類藥物能阻斷組胺感受器,減輕過敏反應引起的瘙癢和紅腫。適用於緩解手掌蕁麻疹伴隨的瘙癢症狀。

類固醇外用膏

患者可遵醫囑使用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莫美他松糠酸酯(Mometasone furoate)等類固醇外用膏區域性塗抹。上述藥物能夠起到抗炎作用,從而改善皮膚不適症狀。但需注意短期適量使用,長期大面積使用時應諮詢醫生。

免疫調節劑

常用的免疫調節劑包括環孢素(Cyclosporin)、Methotrexate ( MTX )等,需要在醫師指導下按時定量服用。這些藥物具有調節身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助於控制慢性蕁麻疹反覆發作。但是要定期監測肝腎功能,防止副作用發生。

系統性免疫抑制劑

常用藥物有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等,需遵循醫囑嚴格按時按量服藥。此類藥物透過干擾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來減少發炎,對自體免疫性疾病所致的手掌蕁麻疹有效。需密切觀察血液學引數及潛在感染風險。

生物製劑治療

生物製劑治療通常由專業醫務人員在醫院內靜脈輸注,例如恩博(Etanercept)、英夫利西單抗注射液等。此方法針對特定型別的蕁麻疹有效,其機制是透過調節免疫系統的異常活動來減輕病情。治療期間需監測可能出現的全身性感染或其他相關不良事件。

在治療手掌蕁麻疹的過程中,患者應注意避免接觸已知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如金屬或某些食物。保持皮膚清潔乾燥,穿著透氣舒適的衣物也有助於減少刺激。

手掌蕁麻疹怎麼去預防?

手掌蕁麻疹的預防可以嘗試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保持手部衛生、穿著透氣性好的手套、調整飲食習慣、生活方式調整等方法。

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

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可以減少身體產生IgE抗體,從而降低發生超敏反應的風險。從日常生活中識別並儘可能避免已知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如金屬、花粉等。

保持手部衛生

保持手部衛生可降低感染的可能性,進而減少因感染誘發的手掌蕁麻疹。經常用肥皂和溫水洗手,特別是在進食前和觸控臉部之前。

穿著透氣性好的手套

穿戴透氣性好且舒適的棉質手套能夠保護皮膚不受外界刺激,同時不會過度悶熱導致不透氣而加重病情。在必要時佩戴手套以防止直接接觸可能導致的過敏或刺激。

調整飲食習慣

調整飲食結構有助於改善身體狀態,增強免疫力,對預防手掌蕁麻疹有積極作用。注意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維他命C和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深色蔬菜和水果。

生活方式調整

生活方式調整包括規律作息和適量運動,能提高身體抵抗力,輔助預防疾病的發生。保證充足睡眠時間,每週至少進行3次中度強度的鍛鍊活動。

若症狀持續或加劇,請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