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痔瘡:症狀、病因、診斷、治療、預防

分類: 消化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1
本文介紹了血栓痔瘡的症狀、原因、診斷、治療及預防。血栓痔瘡可能導致肛門不適,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本文介紹了血栓痔瘡的症狀、原因、診斷、治療及預防。血栓痔瘡可能導致肛門不適,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血栓痔瘡症狀有哪些

血栓痔瘡可能表現為肛門疼痛、直腸出血、肛門腫脹、排便困難、痔核脫出等症狀。由於血栓痔瘡可能伴有嚴重出血,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治療。

肛門疼痛

血栓痔瘡主要是由於血液循環受阻導致區域性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引發肛門疼痛。疼痛通常位於肛門口附近,可能伴有刺痛感或燒灼感。

直腸出血

當血栓形成時,會刺激直腸黏膜和血管壁,導致破裂出血。出血多為鮮紅色,且可能伴隨肛門滴落感。

肛門腫脹

血栓痔瘡會導致肛門周圍靜脈曲張,進而使肛門區域出現發炎反應和水腫。腫脹可能呈持續性或陣發性,有時可感覺到明顯的波動感。

排便困難

血栓痔瘡會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增加排便時的阻力,從而導致排便困難。患者可能會感到排便費力、排便時間延長等症狀。

痔核脫出

隨著病情進展,痔核組織因充血、擴張而逐漸突出肛門外。當血栓痔瘡發生時,其內痔部分容易受到刺激而出血。初期表現為排便時痔核脫出肛外,嚴重者甚至可在平日走路、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自行滑出肛門之外。

針對血栓痔瘡的症狀,建議進行肛門指診、肛門鏡檢等以評估痔核情況。治療措施包括中藥坐浴、使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Ibuprofen)緩解肛門疼痛,以及必要時手術切除病變組織。患者平時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規律的大便習慣,以減少症狀的發生和加重。

血栓痔瘡病因

血栓痔瘡可能由長期久坐或久站、排便時間過長、腹內壓增高、靜脈壁薄弱、靜脈曲張等病因引起,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

長期久坐或久站

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會導致血液循環減緩,血液循環受阻,從而增加患血栓性外痔的風險。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走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減少發生率。

排便時間過長

排便時過於用力會引起肛門周圍血管擴張和充血,導致痔核形成並引起疼痛、瘙癢等症狀。可透過調整飲食結構改善便秘症狀,如適量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包括燕麥片、地瓜等。

腹內壓增高

當患者存在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等情況時,可導致腹腔內壓力持續升高,進而影響到盆底靜脈迴流,誘發血栓性外痔的發生。針對慢性咳嗽,可使用止咳藥物進行緩解,比如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口服溶液、免嗽克喘(Methoxyphenamine)等。對於習慣性便秘,則需遵醫囑應用甘油球、甘露醇(Mannitol)等藥物進行處理。

靜脈壁薄弱

由於遺傳因素導致的靜脈壁先天發育不全或者後天受到傷害,使靜脈壁承受不住高壓而出現病變。對於靜脈壁薄弱引起的血栓性外痔,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方法,例如傳統硬化劑注射、膠圈套扎法、超音波引導下微波射頻治療等方式。

靜脈曲張

若患者存在長期飲酒、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的情況,可能會對直腸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導致區域性靜脈叢產生發炎反應,進一步加重靜脈曲張的程度。患者平時應避免酒精以及辣椒、生薑等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量,以減少對直腸黏膜的刺激。

建議定期進行肛門指診和肛門鏡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血栓痔瘡。同時,還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長時間處於潮溼環境,以免加重病情。

血栓痔瘡怎麼去診斷?

血栓痔瘡可以透過視診、觸診、肛門鏡檢查、直腸指檢以及實驗室檢查來診斷。如果懷疑患有血栓痔瘡,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視診

通過觀察患者的肛門及周圍區域有無異常情況,如腫脹、顏色改變等,初步判斷是否為血栓痔瘡。必要時需取側臥位,並使用免洗墊子保護會陰部位。

觸診

在進行觸診前患者需要排空大便,然後採取截石位或蹲位姿勢,醫生戴手套後對肛門及其周圍組織進行輕柔地觸控。此步驟旨在感受是否有硬塊形成,並瞭解其位置與大小等情況。

肛門鏡檢查

肛門鏡檢查是一種常用的診斷手段,可以直觀地觀察到肛管內部的情況。患者需要側臥並將膝蓋屈曲,放鬆臀部肌肉以便於操作;同時在醫護人員指導下調整體位直至感到舒適為止。

直腸指檢

直腸指檢是醫師將戴上手套之食指伸入肛門內觸控直腸壁以偵測可能存在的病變狀況。通常是在患者平躺並雙腿彎曲時執行該措施,在整個過程中應保持平靜呼吸以免引起不適感。

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常規、凝血功能測定等,可排除因凝血障礙導致的出血性疾病引起的類似症狀。若發現白血球計數增高則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現象。

針對確診為血栓痔瘡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還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預防便秘的發生。

血栓痔瘡治療

血栓痔瘡的治療可以考慮中藥外敷、坐浴療法、肛門區域性注射硬化劑、膠圈套扎法、血栓剝離術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中藥外敷

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的中藥材碾磨成細粉後加水調製成糊狀,均勻塗抹於無菌紗布上,然後貼於患處。中醫認為血栓性外痔是由溼熱下注大腸所致,而外敷可起到清熱利溼、活血化瘀的作用,從而減輕疼痛及腫脹。

坐浴療法

使用溫鹽水或者過錳酸鉀(KMnO4)溶液進行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鐘。坐浴能夠促進區域性血液循環,緩解肛門括約肌痙攣狀態,有助於減輕疼痛以及促進傷口癒合。

肛門區域性注射硬化劑

患者仰臥位暴露肛門,在消毒條件下將硬化劑注入至病變部位周圍組織內,通常為門診手術操作完成。此方法透過使血管壁纖維化而永久閉塞異常通道,從而達到縮小或消除靜脈曲張團塊的效果;適用於較小且表淺位置較好定位者。

膠圈套扎法

利用特製的膠圈套入痔核根部,利用膠圈彈性收縮力阻斷其血液供應,使其缺血壞死脫落。該方法適合各期內痔及混合痔的內痔部分,尤其是Ⅱ、Ⅲ期效果更佳。其原理是利用膠圈彈性的力量逐漸勒緊痔核,阻斷其血液供應,使其發生缺血、壞死、脫落。

血栓剝離術

在麻醉狀態下,醫生會使用特殊的工具小心地分離並摘除血栓。該手術旨在移除導致疼痛和不適的血凝塊。術後需注意休息, 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建議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久坐、久站,還要適當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攝入量,如燕麥、芹菜等,以減少便秘的發生。同時應定期複查,監測病情變化,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血栓痔瘡怎麼去預防?

血栓痔瘡的預防可以考慮合理飲食纖維攝入、充足水分攝入、避免久坐或久站、定期進行肛門肌肉鍛鍊、定期體檢與肛腸專業諮詢。

合理飲食纖維攝入

合理飲食纖維攝入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和防止便秘,減少排便時對痔靜脈叢的摩擦和刺激。日常生活中應增加膳食纖維含量,如蔬菜、水果等。

充足水分攝入

充足的水分攝入可以軟化大便,減輕排便時對痔靜脈叢的刺激和傷害。建議每天至少飲用8杯水,特別是在乾燥季節或高溫環境下。

避免久坐或久站

久坐或久站會使血液循環受阻,易導致骨盆腔及下肢靜脈曲張,從而誘發或加重血栓性外痔。因此,需要適時起身活動,以改善血液循環。

定期進行肛門肌肉鍛鍊

定期進行肛門肌肉鍛鍊可增強括約肌收縮力和肛周血液循環,降低發生血栓性外痔的風險。推薦每日進行提肛運動,每次持續30秒至1分鐘。

定期體檢與肛腸專業諮詢

定期體檢與肛腸專業諮詢可以幫助早期發現並處理潛在的肛門疾病風險因素,有效預防血栓性外痔的發生。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如有家族史或其他相關危險因素,則更需關注並及時諮詢醫生。

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者加重,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