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麻疹:症狀、病因、診斷、治療、預防

分類: 母嬰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1
本文介紹了幼兒麻疹的症狀、原因及治療方法。該疾病常伴隨發燒、咳嗽、皮疹等症狀,其成因涉及多種因素如麻疹病毒感染、免疫狀態等。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等手段,並強調了針對性治療的重要性。預防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種、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及家庭成員間的健康監測。

本文介紹了幼兒麻疹的症狀、原因及治療方法。該疾病常伴隨發燒、咳嗽、皮疹等症狀,其成因涉及多種因素如麻疹病毒感染、免疫狀態等。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等手段,並強調了針對性治療的重要性。預防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種、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及家庭成員間的健康監測。

幼兒麻疹症狀有哪些

幼兒麻疹通常表現為發燒、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皮疹等症狀。由於麻疹具有高度傳染性,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帶孩子就醫以確診並接受治療。

發燒

麻疹病毒侵入身體後會刺激身體產生免疫應答,此時體溫調節中樞出現異常,導致產熱大於散熱而引起發燒。發燒通常出現在麻疹病程的早期階段,可能伴隨寒顫和出汗。

咳嗽

由於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黏膜發炎反應,導致氣道敏感性增加和分泌物增多,從而引發咳嗽。咳嗽多為乾咳或伴有少量痰液,在麻疹出疹期尤為明顯。

流涕

麻疹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播,當病毒進入人體後,會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導致區域性組織發炎,進而出現流涕的症狀。流涕常見於麻疹病程的初期,可能伴有打噴嚏和鼻塞。

眼結膜充血

麻疹病毒侵犯眼部時,會導致結膜血管擴張和發炎細胞浸潤,從而引起結膜充血。眼結膜充血是麻疹感染的一個特徵性表現,患者可能會感到眼睛癢或有異物感。

皮疹

麻疹病毒在體內繁殖複製的過程中會產生毒素,這些毒素會刺激皮膚發生發炎反應,形成紅斑丘疹。皮疹首先從面部開始出現,然後迅速蔓延至軀幹和四肢,最後到達手掌和腳底。皮疹持續時間較長,有時可達數週。

針對上述症狀,可以進行血常規、尿常規以及麻疹IgM抗體檢測等檢查專案來確診。治療措施包括遵醫囑使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Aciclovir)、更昔洛韋(Ganciclovir)等。在麻疹高發季節,家長應注意保持室內通風,避免讓孩子接觸已知感染者,同時確保孩子均衡飲食並充足休息以增強免疫力。

幼兒麻疹病因

幼兒麻疹可能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免疫系統發育不全、免疫功能低下、營養不良以及遺傳易感性等引起的,治療需要針對具體病因進行。由於麻疹的傳染性較強,建議及時帶孩子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和管理。

麻疹病毒感染

麻疹病毒透過空氣飛沫傳播,感染後病毒侵入呼吸道和血液中,複製後擴散至全身各處。典型表現為高燒、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和皮膚斑丘疹。抗病毒藥物是主要治療方法,如阿昔洛韋(Aciclovir)、更昔洛韋(Ganciclovir)等。

免疫系統發育不全

由於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或受損,無法有效抵禦麻疹病毒的入侵,導致感染風險增加。可以遵醫囑使用免疫調節劑進行治療,如胸腺肽腸溶片、脾氨肽口服溶液等。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個體對麻疹病毒的防御能力較弱,容易受到感染並發展成麻疹。針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考慮接種疫苗以增強免疫力,如麻疹減毒活疫苗(Measles)、痲瘋腮三聯疫苗等。

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可能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進而增加感染麻疹的風險。改善患兒飲食結構,補充維生素A、鋅等微量元素,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預防麻疹的發生。

遺傳易感性

遺傳因素可能使個體更容易成為麻疹的易感者,因為某些基因變異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反應。對於存在遺傳易感性的個體,應特別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減少接觸傳染源。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特別是發燒、皮疹等症狀的發展情況。建議進行血常規、尿常規以及便常規檢查,以評估身體的免疫狀態和排除其他潛在的併發症。

幼兒麻疹怎麼去診斷?

幼兒麻疹的診斷可以通過觀察皮疹特點、實驗室檢測、咽喉部檢查、血常規分析和胸部X光片檢查來完成。如果懷疑患有麻疹或其他傳染病,應立即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皮疹特點

通過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典型斑丘疹及伴隨症狀如發燒、咳嗽等進行初步判斷。還可觸控皮膚是否有脫屑現象存在。

實驗室檢測

採集血液樣本進行麻疹IgM抗體檢測是確診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還可以做病毒分離培養或PCR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以輔助診斷。

咽喉部檢查

對嬰幼兒進行咽拭子取樣後送至檢驗科進行快速抗原檢測可幫助發現是否存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麻疹病毒顆粒。該方法簡單快捷且結果準確度高。

血常規分析

檢視白血球計數以及淋巴細胞比例變化情況有助於瞭解身體免疫狀態是否異常。若兩者數值偏高則可能與感染有關聯性。

胸部X光片檢查

拍攝正位胸片顯示肺野內有網狀陰影或者結節狀浸潤灶,則支援麻疹繼發肺炎診斷依據。但需注意新生兒及小嬰兒不宜過多放射線照射以防輻射損傷。

在做出幼兒麻疹的確診之前,應避免與其他未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以防傳播。同時還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如佩戴口罩並保持良好通風環境。

幼兒麻疹治療

幼兒麻疹可透過注射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藥物治療、皮膚外用藥物、退燒鎮靜藥物、物理降溫等方法進行治療。若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避免併發症。

注射免疫球蛋白

注射免疫球蛋白是將經過提純的健康個體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注入患者體內,以增強其對麻疹病毒的抵抗力。由於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而注射免疫球蛋白中含有針對麻疹病毒的抗體,能夠迅速中和體內的麻疹病毒,從而起到治療作用。

抗病毒藥物治療

抗病毒藥物透過干擾病毒複製過程來抑制病毒生長,常用口服或靜脈注射方式給藥。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抗病毒藥物可有效控制該病原體繁殖速度,減輕病情進展速度;進而緩解相關臨床表現如皮疹、高燒等。

皮膚外用藥物

皮膚外用藥物包括區域性使用消炎止癢藥膏或貼敷劑,具體用藥需依據醫囑執行。此類藥物能緩解因麻疹導致的瘙癢及濕疹樣改變;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並預防繼發感染。

退燒鎮靜藥物

退燒鎮靜藥物通常指非處方解熱鎮痛類藥物,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片、布洛芬(Ibuprofen)等,可透過口服或直腸給予。這些藥物具有解熱鎮痛效果,適用於緩解麻疹伴隨的發燒、頭痛等症狀;但不宜長期大量使用。

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是指採用溫水浴、酒精擦浴等方式降低身體溫度的方法。麻疹患者常伴有高燒現象,此時採取上述措施幫助調節體溫,防止過度散熱導致虛脫。

在麻疹治療過程中,應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特別是對於嬰幼兒患者,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可能無法充分應對這種病毒感染。此外,保持適當的水分攝入和休息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有助於支援身體恢復。

幼兒麻疹怎麼去預防?

幼兒麻疹的預防可以依靠疫苗接種、勤洗手與保持個人衛生、通風良好環境的居住條件、免疫受損兒童的家庭成員定期篩查以及避免接觸感染源。

疫苗接種

透過注射麻疹減毒活疫苗(Measles),使身體產生抗體,從而有效抵抗麻疹病毒感染。按計劃完成麻疹疫苗接種是常規措施,通常在嬰幼兒時期進行。

勤洗手與保持個人衛生

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以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降低感染風險。教育孩子養成經常洗手、不共用生活用品等好習慣。

通風良好環境的居住條件

不良的居住環境衛生可能導致病原體滋生和傳播,不利於身體健康。注意開窗通風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免疫受損兒童的家庭成員定期篩查

免疫受損兒童易受麻疹感染,對家庭成員進行篩查可早期發現並採取措施。建議每6-12個月為免疫受損兒童的家庭成員進行麻疹IgM/IgG血清學檢測。

避免接觸感染源

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者是主要傳播途徑,隔離患者能阻斷傳播路徑。應監督幼兒園嚴格執行晨檢制度,及時發現並隔離疑似病例。

若出現高燒不退、咳嗽加劇等情況,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