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穴位:鼻子不通氣按哪個穴位

分類: 耳鼻喉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3
本文介紹了透過按摩特定穴位來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的方法。若經過上述措施處理後效果不佳,甚至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則應儘快到大醫院就診並配合醫生透過使用藥物的方式來進行針對性地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本文介紹了透過按摩特定穴位來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的方法。若經過上述措施處理後效果不佳,甚至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則應儘快到大醫院就診並配合醫生透過使用藥物的方式來進行針對性地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鼻子不通氣按哪個穴位

鼻通穴、迎香穴、印堂穴、百會穴、風池穴。如果症狀持續不改善或伴有其他不適,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進行診治。

鼻通穴

位置在面部,在鼻翼軟骨與鼻唇溝中線上,將食指彎曲如鉤狀,以指甲尖端置於人中線處,再沿人中向上推至鼻根部,拇指所壓之處即為此穴。按摩此穴能夠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和流涕等症狀。

迎香穴

位於面部,取穴時可以在正視前方,用手觸控到兩個眼眶內側邊緣的位置,然後沿著這個邊緣向下觸控,當觸及一個凹陷的地方時就是迎香穴所在的位置。適當按揉迎香穴可以促進區域性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通利鼻竅的目的。

印堂穴

位於人體額部,在兩眉頭連線中點處。患者可以用雙手大拇指輕輕按住兩側眉梢後的凹陷處,並且順時針旋轉按揉一分鐘左右即可。該穴位屬督脈,經常按揉有助於治療頭痛、眩暈等病症。

百會穴

位於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五寸,或者兩耳角直上連線的中點處。患者可用手指腹輕柔地按壓此穴位,每次按壓約三分鐘為宜。百會穴是諸陽之匯,透過刺激此處可起到升舉陽氣的作用,對於緩解鼻塞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風池穴

位於項後區,枕骨下緣,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患者通常採取仰臥位姿勢,頭微微偏向一側,以便於更好地找到準確位置並施加壓力。按摩此穴能有效疏風清熱,對因外感風邪所致的鼻塞也有一定的療效。

上述提及的所有穴位均需由專業人士操作,以免自行操作不當引起不良後果。此外,針對鼻腔通氣問題,還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來保持鼻腔清潔通暢。

感冒鼻塞按什麼穴位

治療感冒引起的鼻塞可以按摩迎香穴、風池穴、百會穴、合谷穴和曲池穴等穴位。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或者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迎香穴

位置:位於面部,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間。

操作方法:用食指指腹按揉迎香穴,力度適中,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揉30次。

作用:具有通利鼻竅的作用,能夠有效改善因風寒或過敏導致的鼻塞。

風池穴

位置:在項部,當枕骨下兩側,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操作方法:使用拇指指腹按壓該穴位,每次按壓保持數秒後放鬆,重複多次。

作用:此穴屬足少陽膽經,能疏風解表,對緩解感冒所致的鼻塞有一定效果。

百會穴

位置:頭正中心線上與兩耳尖連線交界處。

操作方法:將雙手搓熱,然後用手指輕輕敲打頭頂上的百匯穴即可。

作用:百會穴是督脈之氣所發,可補益氣血,調節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合谷穴

位置:位於手背第1掌骨橈側,第2掌骨莖突之間,即第一間骨與第二掌骨結合部稍靠近手掌方向的凹陷處。

操作方法:患者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指尖垂直向下掐入這個穴位,並且用力按住穴位進行旋轉揉動。

作用:本穴為大腸經原穴,有祛風解表的功效,對於由風邪侵襲而引發的鼻塞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曲池穴

位置:屈肘成直角,肘橫紋橈側端與肱二頭肌腱交接之處。

操作方法:用同側的手指按揉對側的曲池穴,力度要適中,不可過重以免傷害皮膚。

作用:曲池屬於人體腧穴之一,位於肘部,中醫認為此處是大腸經的合穴,透過刺激此部位有助於驅散體內溼濁之氣,使肺臟功能恢復正常狀態。

上述提及的所有穴位均需要由專業醫生進行操作,若自行盲目操作可能會引起不良後果。另外,患者還可遵醫囑服用Paracetamol/Amantadine、等藥物來改善不適症狀。

緩解鼻塞的穴位

緩解鼻塞的穴位有迎香穴、印堂穴、百會穴、風池穴和天突穴。按摩這些穴位可以輔助改善鼻塞症狀。

迎香穴

位置在面部,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骨與肉交界處凹陷處。患者可以用食指按揉此穴位,也可以將雙手搓熱後進行區域性熱敷。

印堂穴

位置在額部,在兩眉頭連線的中間。患者可用拇指或中指點壓該穴位,並順時針旋轉0.5-1圈。

百會穴

位置在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患者可使用手指腹輕柔地按揉或者叩擊該穴位。

風池穴

位置在項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患者可以用大拇指輕輕按住兩側的風池穴,然後做環形按揉的動作。

天突穴

位置在頸部,當胸骨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患者可以用食指按揉此穴位,也可配合使用熱水袋對區域性進行熱敷。

上述穴位均需由專業醫生操作,若鼻塞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症狀,建議及時就醫診治以確定病因並接受適當治療。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氣刺激誘發或加重病情。

通鼻塞穴位

通鼻塞的穴位有迎香、印堂、百會、風池以及列缺。如果鼻塞症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進行針灸治療。

迎香

位於面部,外鼻孔旁0.5寸處,具有宣通鼻竅的功效,在臨床上常用於改善鼻塞、嗅覺減退等症狀。

印堂

位於額部,兩眉頭連線中點處,適當按揉該穴可疏風解表、開竅醒腦,對於感冒引起的鼻塞有一定作用。

百會

位於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即兩耳尖連線與前後正中線交點處,能夠昇陽益脫、熄風潛陽,主治頭痛、眩暈等病症,也適用於上述情況。

風池

位於項後枕骨下緣,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患者通常取正坐位姿勢,低頭靠椅背操作,能夠起到祛風明目、舒筋通絡的作用,能輔助改善以上提及的症狀。

列缺

位於橈側腕橫紋上1寸的位置,屈肘成90度角時,當尺澤與肱骨內上髁連線之中點位置即是此穴,用力推壓此處可以刺激穴位以達到通鼻的效果。

使用上述穴位時應注意避免力度過大,以免引起皮疹等問題。同時還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導致病情加重。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