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腸炎:症狀表現、檢查方法、病因、治療方法

分類: 過敏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4
本文介紹了過敏性腸炎。該疾病通常表現為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和腸鳴音亢進。診斷常涉及糞便常規和塗片檢查、食物不耐受檢測、小腸黏膜活檢、大便鈣衛蛋白檢測以及皮膚點刺試驗。過敏性腸炎的病因多種多樣,可能由食物不耐受、藥物過敏、環境因素暴露、遺傳易感性或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引起。

本文介紹了過敏性腸炎。該疾病通常表現為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和腸鳴音亢進。診斷常涉及糞便常規和塗片檢查、食物不耐受檢測、小腸黏膜活檢、大便鈣衛蛋白檢測以及皮膚點刺試驗。過敏性腸炎的病因多種多樣,可能由食物不耐受、藥物過敏、環境因素暴露、遺傳易感性或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引起。

過敏性腸炎症狀表現

過敏性腸炎的症狀表現為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和腸鳴音亢進。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確定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

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於身體免疫系統對食物或其他物質產生過度反應,導致腸道平滑肌痙攣和發炎。腹痛通常位於臍周或下腹部,可能伴隨腸絞痛感。

腹瀉

腹瀉是過敏性腸炎的主要症狀之一,由於食物不耐受或過敏原刺激腸道黏膜,使腸蠕動加快,水分丟失增加所致。腹瀉常表現為排便頻繁且糞便稀薄,嚴重時可能導致脫水。

噁心

噁心源於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道運動異常,這些變化會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進而引發噁心的感覺。噁心常常是一種主觀感受,患者可能會感到咽喉部不適或有想要嘔吐的衝動。

嘔吐

嘔吐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消化道反射性動作,包括神經調節失調、胃腸動力異常等。嘔吐可發生於任何時間,但通常發生在進食後,嘔吐物可能包含未消化的食物或黃色膽汁樣液體。

腸鳴音亢進

腸鳴音亢進多由胃腸功能紊亂、食物不耐受等因素導致,此時消化系統內氣體流動加速,從而出現聲音增大。患者會聽到咕嚕聲或響亮的聲音從肚子裡發出,尤其是在飯後或躺下時更為明顯。

針對過敏性腸炎的症狀,可以進行血常規、大便常規以及過敏原檢測。治療措施可能包括抗組織胺藥物如勝克敏(Cetirizine)或激素類藥物如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口服。患者應避免已知過敏食物,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減少接觸潛在的過敏源。

過敏性腸炎的檢查

過敏性腸炎的檢查可能包括糞便常規和塗片檢查、食物不耐受檢測、小腸黏膜活檢、大便鈣衛蛋白檢測以及皮膚點刺試驗。建議就醫後由醫生指導進行相應檢查以確定診斷。

糞便常規和塗片檢查

通過觀察糞便的顏色、形狀等資訊,判斷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或感染。採集新鮮糞便樣本後送至實驗室進行顯微鏡下分析。

食物不耐受檢測

確定是否因特定食物引起過敏反應。醫生會詢問患者的飲食習慣,並抽取血液樣本以檢測對多種食物的免疫反應。

小腸黏膜活檢

確認是否有小腸黏膜傷害或發炎存在。使用內視鏡從回盲瓣處取出一小塊組織進行病理學評估。

大便鈣衛蛋白檢測

協助診斷腸道細菌過度生長或其他相關疾病。收集並儲存一定量的大便樣本,在規定時間內送往醫院化驗室進行鈣衛蛋白濃度測定。

皮膚點刺試驗

快速識別可能誘發身體產生過敏反應的物質。將選定的潛在過敏原滴於皮膚上然後輕壓使之進入皮膚內部,等待一段時間後再觀察結果。

以上各項檢查均需空腹進行,以免影響結果準確性。另外,過敏性腸炎患者應避免攝入已知引起症狀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或堅果類食品。

過敏性腸炎病因

過敏性腸炎的病因可能因食物不耐受、藥物過敏、環境因素暴露、遺傳易感性或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引起,治療需針對具體病因進行。患者應儘快就醫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由於身體對某些食物產生過度免疫反應,導致消化道黏膜傷害和發炎。這會引起胃腸道不適、腹瀉等症狀。 避免食用已知引起症狀的食物是最基本的治療方法,如乳糖不耐受者應減少奶製品攝入。

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是由個體對特定藥物產生超敏反應,導致免疫細胞釋放多種介質,從而出現紅斑、瘙癢等過敏症狀。 在診斷出具體的致敏藥物後,應立即停用並報告醫生,以防止再次接觸。

環境因素暴露

過敏性腸炎可能由環境中存在的一些物質觸發,例如塵蟎、花粉等,這些物質可誘導身體產生IgE介導的過敏反應。 常見的預防措施包括定期清潔家居環境、使用空氣淨化器以及在高風險季節佩戴口罩。

遺傳易感性

部分人群天生具有對特定抗原的遺傳易感性,當這些個體攝入含有相應抗原的食物時,可能會誘發過敏性腸炎。 家族中有相關病史的人群應該特別注意飲食中的潛在致敏源,並進行針對性迴避。

免疫系統異常反應

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可能導致組織傷害和發炎,進而引發過敏性腸炎的症狀。 調整飲食結構,增加益生菌含量高的食品攝入量,如優酪乳、發酵豆漿等,有助於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減輕症狀。

針對過敏性腸炎,建議患者定期進行糞便常規檢查、血清特異性IgE檢測以及食物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以便監測病情變化和指導飲食管理。

過敏性腸炎治療

過敏性腸炎的治療可遵醫囑使用抗組織胺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益生菌製劑以及口服補液鹽溶液等藥物進行緩解。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抗組織胺藥

透過阻斷組織胺感受器來減輕過敏反應的症狀,如瘙癢、紅腫等。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氯雷他定(Loratadine)、勝克敏(Cetirizine)等抗組織胺藥物緩解不適。

類固醇

具有抑制免疫應答的作用,在臨床中常用於控制嚴重過敏反應中的發炎過程。在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時,可以在緊急情況下靜脈注射氫化皮質酮(Hydrocortisone)注射液、地塞松(Dexamethasone)等類固醇。

免疫調節劑

能夠調節身體的免疫功能,改善過敏體質,減少過敏發生的頻率和程度。常用免疫調節劑包括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環孢素(Cyclosporin)等,需按處方規定劑量服用,並注意觀察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益生菌製劑

可以增強腸道屏障功能,促進身體產生有益微生物群,從而降低食物不耐受的發生率。常用的益生菌製劑有複合嗜乳桿菌片、雙歧桿菌等,建議在飯後服用以增加吸收效果。

口服補液鹽溶液

適用於輕度脫水且無嘔吐及腎功能損害的患兒,能補充因腹瀉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根據病情需要選擇合適的口服補液鹽溶液,例如ORSⅡ型配方。

上述提及的所有用藥均需遵循醫師指導並按時服藥。同時,為避免加重過敏反應,應嚴格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

過敏性腸炎飲食推薦有哪些?

過敏性腸炎的飲食調理需注意避免攝入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量食用燕麥、糙米、地瓜、青花菜和菠菜等食物來輔助改善症狀。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食物並不能直接治療過敏性腸炎,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燕麥

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緩解過敏性腸炎的症狀。但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糙米

糙米富含維生素B群及膳食纖維,可幫助調節腸胃道菌叢平衡,進而減輕過敏性腸炎引起的症狀。長期食用糙米有助於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但需注意適量攝入以避免不耐受或不良反應。

地瓜

地瓜中含有大量抗敏因子,如類胡蘿蔔素、多酚類物質等,具有一定的抗過敏作用。適當食用地瓜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輔助預防和改善過敏性腸炎。但對地瓜存在個體差異者應謹慎食用。

青花菜

青花菜中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可在體內轉化為異硫氰酸酯,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效果,能有效抑制過敏反應。經常食用青花菜可降低患過敏性疾病的風險,適合過敏性腸炎患者食用。但是要注意不過量食用,否則可能會導致胃腸負擔加重。

菠菜

菠菜中的維他命C和葉綠素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消除自由基,減輕過敏反應。對於過敏性腸炎患者來說,菠菜是一種營養豐富且有益於健康的蔬菜。但需控制攝入量以防過度攝入影響其他營養成分均衡。

建議過敏性腸炎患者遵循低脂、易消化的飲食原則,同時避免食用可能致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定期進行食物日記記錄個人反應,以便更好地管理病情並制定個性化飲食計劃。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