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缺血:症狀表現、檢查方法、病因、治療方法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4
本文介紹了急性心肌缺血的症狀、常見檢查專案及可能的原因與治療方法。此外,還提及了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本文介紹了急性心肌缺血的症狀、常見檢查專案及可能的原因與治療方法。此外,還提及了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急性心肌缺血症狀表現

急性心肌缺血的症狀包括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心悸,嚴重時可導致暈厥。由於這些症狀可能與心血管疾病相關,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胸痛

當心臟血管狹窄或者堵塞時,會導致血液供應不足,從而引發胸痛。這種疼痛通常位於胸部中央,有時可放射至手臂、頸部或下頜線。

胸悶

由於心肌供氧量減少,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使身體各器官組織處於缺氧狀態,進而出現胸悶的現象。胸悶可能表現為胸部緊迫或重壓感,尤其是在活動後或情緒激動時更為明顯。

呼吸困難

由於心肌缺血導致心臟收縮力減弱,每次射血量減少,此時為了滿足身體需要,需加快心跳頻率和深度呼吸來增加回心血量。長期如此會誘發肺水腫,進一步加重呼吸困難的症狀。患者可能會感到呼吸急促、喘息或窒息樣感覺,尤其在劇烈運動或情緒緊張時尤為明顯。

心悸

心悸可能是由於急性心肌缺血導致的心律不整所致,如心跳過快或早搏等。心悸往往被描述為心跳不規則或快速跳動的感覺,可能伴有焦慮或恐慌。

暈厥

暈厥通常是由於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腦部供血不足造成的暫時性意識喪失。暈厥常常發生在站立位或體位改變時,伴隨著短暫的眩暈、視力模糊等症狀。

針對急性心肌缺血,可以進行心電圖、超音波心動圖等以評估心臟狀況。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如抗凝藥阿斯匹靈(Aspirin)、β感受器阻滯劑舒壓寧(Metoprolol)等;嚴重情況下可能需要冠脈介入治療。患者應避免吸菸、控制高血壓、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以及定期體檢,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急性心肌缺血的檢查

急性心肌缺血的檢查通常包括心電圖、肌鈣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冠狀動脈造影和心臟磁共振成像。由於這是一種緊急情況,建議立即就醫以進行準確診斷和治療。

心電圖

心電圖是記錄心臟電信號的一種無創性檢查方法,可以快速診斷心律不整和心肌缺血。患者需要平躺在床上靜息5分鐘以上,醫生會在胸前、手臂和腿上放置若干個電極,記錄心臟活動情況。

肌鈣蛋白I

肌鈣蛋白I是一種存在於心肌細胞中的蛋白質,在心肌傷害時會釋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表明存在心肌傷害或缺血。透過抽取靜脈血樣送至實驗室分析,通常在急診情況下快速出結果。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可作為心肌受損的標志物,有助於診斷急性心肌梗塞。一般透過抽血化驗的方式獲取樣本,然後將樣品送往實驗室進行檢測。

冠狀動脈造影

冠狀動脈造影能夠直觀地顯示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程度、部位及範圍等資訊,從而判斷是否存在急性心肌缺血的情況。此為有創性檢查,在X光引導下將一根細軟導管插入血管內,然後注射染料使冠脈顯影。

心臟磁共振成像

心臟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強磁場和無線電波來產生詳細的內部結構影象,以評估心臟功能和異常。患者仰臥於裝置床上,按照指示保持靜止不動,整個過程可能需要30-60分鐘。

上述所有檢查均需空腹進行,但具體飲食限制視特定檢查而定。建議提前諮詢醫生並遵循醫囑做好準備。

急性心肌缺血病因

急性心肌缺血可能由動脈粥狀硬化、主動脈瓣狹窄、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炎、貧血等病因引起,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

動脈粥狀硬化

由於脂質代謝異常導致血管壁內脂質沉積形成斑塊,使血管腔狹窄甚至堵塞,影響心臟血液供應,從而引起心肌缺血。當動脈粥狀硬化的斑塊不穩定時,會導致區域性血管阻塞,進而引發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洛伐他汀(Lovastatin)等藥物進行降血脂治療,有助於延緩病情進展。

主動脈瓣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是由於先天性畸形或者後天性疾病導致主動脈瓣口變小,使心臟收縮時血液流出受阻,從而引起左心室負荷增加和心肌肥厚。長期的心臟負荷過重會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誘發急性心肌缺血。對於重度主動脈瓣狹窄且有明顯症狀者,建議採取主動脈瓣膜置換術來改善症狀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冠狀動脈痙攣

冠狀動脈痙攣是指冠狀動脈突然收縮,導致瞬間減少或中斷向心臟供血,引起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冠狀動脈痙攣會引起心肌缺血,嚴重時可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等。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克隆皮得格(Clopidogrel)、替格瑞洛(Ticagrelor)等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冠狀動脈再次痙攣。

心肌炎

心肌炎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炎反應,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心肌細胞受損,進而影響心臟功能。心肌細胞傷害後,其無法正常地攝取和利用氧氣,此時會出現急性心肌缺血的情況。患者需要遵照醫生的意見透過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來進行治療,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貧血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數量減少或血紅素數量降低,導致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心臟需氧量增加而出現代償性心率加快。若貧血程度較重,則可能會影響心臟的泵血功能,導致心肌缺血。輕度貧血可透過飲食調整得到改善,重度貧血則需遵從醫師意見口服鐵劑或維他命B12補充劑進行治療。

針對急性心肌缺血,應注意定期監測血壓、血糖水平以及血脂指標,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推薦進行運動負荷試驗、頸動脈超音波和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以評估心血管系統的狀況。

急性心肌缺血治療

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療可能包括硝酸酯類藥物、抗血小板治療、抗凝治療、冠狀動脈擴張術以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等。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評估是否需要緊急醫療干預。

硝酸酯類藥物

硝酸酯類藥物透過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心臟負荷來緩解心絞痛發作,常用口服製劑如硝化甘油(NTG)。這類藥物能增加心肌供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狀態,從而減輕胸悶、胸痛等症狀。適用於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絞痛發作。

抗血小板治療

抗血小板治療通常包括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其他相關藥物,目標是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心肌缺血部分是由血栓導致冠狀動脈阻塞引起的,因此抗血小板治療有助於預防新的血栓形成並改善血液供應。適用於急性心肌缺血患者。

抗凝治療

抗凝治療涉及使用華法林(Warfarin)等藥物阻止凝血,旨在減少血栓風險。對於存在潛在血栓風險的心肌缺血患者,抗凝治療可有效預防微循環栓塞事件發生。需密切監測凝血功能以防出血副作用。

冠狀動脈擴張術

冠狀動脈擴張術是一種介入性手術,在X光引導下將狹窄或堵塞的冠狀動脈重新開啟,恢復血流。此方法適合於解決由冠狀動脈嚴重狹窄導致的心肌缺血問題。術後需要定期隨訪以評估病情變化。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是在X光機監視下,利用特製器械疏通或擴張狹窄部位,必要時植入支架保持開通。該技術主要用於治療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所致的心肌缺血;其作用機制在於恢復冠脈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狀況。

在治療急性心肌缺血的過程中,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同時,建議定期複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新問題。

急性心肌缺血飲食推薦有哪些?

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可以適量食用燕麥、青花菜、鮭魚、核桃、菠菜等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食物並不能直接用於治療該疾病。若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治療。

燕麥

燕麥富含膳食纖維,可減緩胃排空速度,有助於控制餐後血糖上升,進而減少心臟負荷。適量攝入燕麥可改善血脂水平,預防心血管疾病。長期過量可能導致消化不良。

青花菜

青花菜含有硫代葡萄糖苷等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異硫氰酸酯類物質,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經常食用青花菜可以降低患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的風險。但對青花菜過敏者不宜食用。

鮭魚

鮭魚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能調節血壓、降低三酸甘油脂水平,緩解發炎反應。適當進食鮭魚可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形成。但對海鮮過敏者禁食。

核桃

核桃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幫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適量食用核桃可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長期過量可能增加熱量攝入導致體重增加。

菠菜

菠菜中的鐵元素可以幫助紅血球攜帶氧氣,維持身體正常的供氧狀態,避免因缺氧引起的心肌傷害。適當的補充鐵元素幫助預防貧血的發生,從而減輕心臟負擔。但是注意不要過量食用,以免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患者平時要注意均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或過度節食,以減少心臟負荷。同時建議定期進行體檢,監測相關指標如血壓、血脂等,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心血管問題。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