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發黑:怎麼回事、是肝火還是胃火、需要警惕三種病

分類: 消化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5
本文介紹了舌苔發黑可能的原因及其與某些疾病的關聯。雖然舌苔發黑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與肝臟或消化系統問題有關,但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並沒有固定的觀點認為舌苔發黑一定預示著某種特定疾病。鑑於舌苔顏色變化可能與多種健康狀況相關,若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症狀,建議諮詢醫生進行進一步評估。

本文介紹了舌苔發黑可能的原因及其與某些疾病的關聯。雖然舌苔發黑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與肝臟或消化系統問題有關,但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並沒有固定的觀點認為舌苔發黑一定預示著某種特定疾病。鑑於舌苔顏色變化可能與多種健康狀況相關,若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症狀,建議諮詢醫生進行進一步評估。

舌苔發黑是怎麼回事

舌苔發黑一般是溼氣重、陰血虧虛等導致。

溼氣重

溼氣重說明體內有水溼,這是中醫的辨證結果,體內的水液得不到正常的運化所引起,容易引起患者出現舌頭胖大、舌苔發黑,隨著病情的發展,舌頭長期受到牙齒的阻礙,最後形成齒痕舌。溼氣重的女性患者可遵照醫囑服用祛溼的藥物,例如參苓白術散、歸脾丸等。

陰血虧虛

陰血虧虛通常是指體質虛弱、陰血不足,患者可出現失眠、多夢以及津液不足等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舌苔發黑的情況。對於陰血虛弱的患者可以使用中藥調理進行改善症狀,中成藥可以選擇天王補心丹,烏雞白鳳丸補中益氣丸,歸脾丸等。

舌苔發黑的患者需要保持心情樂觀,能夠較好的調理其症狀,可以食用清淡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影響藥物效果。

舌苔發黑是肝火還是胃火

舌苔發黑可能是肝火也可能是胃火所致,需要結合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如果舌苔發黑伴隨著口臭、口乾、口苦等症狀,可能是胃火過盛所致。此時,應該注意飲食習慣,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油膩的食物,避免飲用酒、咖啡等刺激性的飲料。同時還需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必要時也可以採用中醫的方法來調理,如針灸、中藥治療等。

如果舌苔發黑伴隨著情緒不穩定、易怒、失眠等症狀,可能是肝火過旺所致。此時,應該注意調節不良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過度疲勞和情緒波動。通常可選擇一些對肝火具有調理作用的食物來食用,如苦瓜、山楂、枸杞子、冬瓜、香菜等。並需多進行運動和放鬆,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這樣才有助於舒緩肝火過旺的情況。

總之,舌苔發黑是身體內部失衡的表現,需要從生活和飲食方面來入手,儘早調理以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建議諮詢醫生或中醫師的意見,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舌苔發黑警惕三種病

通常情況下,沒有舌苔發黑警惕三種病的說法。舌苔發黑可能是生理原因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溼熱內盛、氣血虧虛等原因導致的,建議患者及時就醫診治。

生理原因

若患者食用了一些含有黑色素的食物,如桑葚、黑芝麻、黑豆等,可能會出現舌苔顏色發黑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建議患者可透過多喝水,促進體內新陳代謝來緩解症狀。

溼熱內盛

溼熱內盛通常是由於飲食不節、長期處於溫暖潮溼的環境、脾胃虛弱等原因引起的。當患者出現溼熱內盛時,會導致胃腸道內的食物不能被及時消化,從而引起舌苔發黑的情況。建議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清熱祛溼顆粒、參苓白術散等藥物進行治療。

氣血虧虛

氣血虧虛是指體內氣血被嚴重耗損,使氣不能推動血執行,滋養全身,血不能運氣,從而出現氣虛證和血虛證同時存在的症狀。患者可出現面色蒼白無華、唇甲色淡、舌苔發黑等症狀。建議患者可遵醫囑服用補氣養血的藥物進行治療,如阿膠補血口服液、人蔘歸脾丸等。

除上述原因外,還可能是上火、肝氣鬱結、內熱痰溼等原因導致的,建議患者及時就醫診治,以免延誤病情,損害身體健康。

舌苔發黑需要警惕哪三種病

沒有舌苔發黑警惕三種病這種說法,舌苔發黑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脾陽虛衰、胃氣上逆、溼熱內蘊等。

脾陽虛衰

脾陽虛多是飲食不節、感受寒邪、久病體虛、勞逸失度等造成的,表現舌苔灰黑薄潤。一般可遵醫囑使用理中丸溫中健脾,如患者噁心嘔吐、酸液逆流、頭痛等症狀較明顯,可換用吳茱萸湯溫中補虛,降逆止嘔。如患者病情未得到控制,此時應遵醫囑使用附子理中丸溫陽,益氣健脾。

胃氣上逆

胃氣上逆為中醫專業術語,是由於情志不遂、肝鬱犯胃、飲食不節、久臥少動等原因皆可導致胃氣上逆。其症狀可見嘔吐清水痰涎,脘悶不食,頭眩心悸,舌苔灰黑水滑,或灰黑而膩,脈滑。透過大醫院中醫科醫師辨證論治,確定為胃氣上逆證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旋覆代赭湯,以降逆化痰,益氣和胃。要注意的是,切勿自行用藥。

溼熱內蘊

其形成可能與先天稟賦、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及外邪侵襲等因素有關。患者可表現為大便黏膩不爽、舌紅等症狀。舌苔灰黑厚膩而粘。溼熱內盛可遵醫囑透過內服中藥來進行調理,如加味香連丸。此藥主要由木香、炒枳殼、延胡索、黃連、白芍、吳茱萸、黃柏、厚朴、檳榔、黃芩、當歸、炙甘草組成。具有清熱祛溼的功效與作用,可以用來治療溼熱內盛證,也可透過針刺三陰交、地機、豐隆來清熱祛溼,針灸治療需要專業醫生進行操作,請勿自行操作。

除上述原因外,還可能是熱灼腎陰等導致,建議及時就醫,對症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