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不喝水多久尿一次、名詞解釋、與尿頻區別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5
本文介紹了尿崩症的症狀及治療。該疾病表現為多尿、口渴、頻繁排尿,嚴重時可能導致脫水和其他併發症。患者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並遵循醫囑使用去氨加壓素(DDAVP)進行治療。

本文介紹了尿崩症的症狀及治療。該疾病表現為多尿、口渴、頻繁排尿,嚴重時可能導致脫水和其他併發症。患者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並遵循醫囑使用去氨加壓素(DDAVP)進行治療。

尿崩症不喝水多久尿一次

通常情況下,尿崩症不喝水,可能會在十幾分鍾到二十幾分鍾排尿一次,需要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治療。

患者有尿崩症,主要是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合成減少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身體對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不敏感、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代謝過快引起的。在病情發展階段,患者容易出現大量排尿的情況,尿液會淡如清水。即使沒有喝水,也會導致排尿的次數增多,而且排尿間隔時間比較短,在十幾分鍾到二十幾分鍾會出現排尿的情況,每日的排尿量可以達到4升到10升。隨著傷害程度逐漸加重,患者容易出現極度口渴、皮膚乾燥、四肢無力等一系列不適的症狀。

如果患者確診為尿崩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腦下垂體後葉注射液、迷你寧(Desmopressin)等藥物改善症狀,用藥後可以起到補充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的作用,防止排尿增多的症狀加重。

尿崩症名詞解釋

尿崩症是因體內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缺乏或腎臟對其不敏感,導致腎小管重吸收水功能性障礙引起的一組症候群。

家族遺傳、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下視丘及附近腫瘤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尿崩症,大部分患者會出現大量排尿、尿色淡如清水、極度口渴等症狀,還可能會伴隨皮膚乾燥、身體乏力、四肢冰冷等情況。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高鈉血症、水中毒甚至休克等併發症。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去氨加壓素(DDAVP)、腦下垂體後葉素等藥物,為身體補充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緩解多尿的症狀。如果存在下視丘及附近腫瘤,可去大醫院透過手術將腫瘤部位切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加水分的攝入,注意合理膳食,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同時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定期去醫院進行複查,幫助病情恢復。

尿崩症和尿頻的區別

尿崩症和尿頻的主要區別在於病因、尿量、伴隨症狀等差異,具體情況建議諮詢專業醫生,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判斷。

尿崩症

是指由於下視丘神經腦下垂體疾病導致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缺乏,或由於腎臟對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不敏感導致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功能障礙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尿頻、尿色淺、夜間尿量明顯增多,24小時尿量可多達4-10L,一般不超過18L。

尿頻

是由於過度的精神壓力引起的交感神經過度刺激導致泌尿道感染,或由於泌尿系統結核、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通常表現為頻繁排尿,且每次排尿量小於200ml,24小時尿量為1-2L。

除此之外,還有治療方式的區別。如果患者出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清淡,可以多吃一些粗纖維食物,如燕麥、玉米等。

尿崩症如何護理

尿崩症的護理主要包括病情觀察、區域性清潔、按時服藥等。

病情觀察

尿崩症患者每天的尿量可能會達到4000毫升以上,會出現煩渴、多尿的情況。因此,患者需要時刻注意身體的變化情況,及時記錄尿量,並且要觀察身體是否有其他不適症狀。

區域性清潔

由於尿崩症患者的尿液呈現不受控制的狀態,因此一定要做好區域性的清潔工作。患者可以使用流動的清水進行沖洗,保持區域性的清潔衛生,以免滋生大量的細菌,導致感染。

按時服藥

患者在治療期間,還需要遵醫囑按時服用藥物,比如去氨加壓素(Desmopressin)、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等,從而使疾病得到有效地控制,以免病情持續發展。

除此之外,尿崩症的護理還需要注意飲食調整、適當的運動、定期複查等。若患者在疾病恢復期出現明顯不適症狀時,應前往大醫院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