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冠狀動脈造影的注意事項及其相關禁忌症,並強調了該檢查在輔助診斷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心臟造影檢查是怎麼做的
心臟造影主要是透過注入顯影劑,然後利用X光來進行觀察的一種檢查方法。
心臟造影檢查是微創的介入手術檢查,具體做法是在外周血管,通常是右手的橈動脈進行穿刺,將導管送入周邊動脈中,沿著周邊動脈一直向內走行,直到送入主動脈根部,再透過冠狀動脈竇進入到冠狀動脈,對冠狀動脈注射顯影劑,即可透過顯影劑的顯影,顯示冠狀動脈的形態結構。
因為穿刺部位是橈動脈或股動脈的搏動處,皮下組織較薄,因此可能會出現穿刺部位的血腫、出血,甚至血管傷害,但這些風險都屬於可控,患者無需過於擔心。
心臟造影檢查注意事項和禁忌症有哪些
心臟造影檢查一般指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造影的注意事項一般包括飲食、情緒、術前準備等方面,其禁忌症主要包括存在過敏、腎功能不全、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整等。
冠狀動脈造影需要使用顯影劑,在檢查前患者需要禁食4小時,並且還要保持情緒穩定,在檢查前需要將心率控制在60-100次/分,如果心率過快,可能會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另外,患者在術前還要避免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導致血管擴張,從而影響檢查結果。
如果患者對顯影劑過敏,則不建議進行冠狀動脈造影,以免在檢查時出現過敏反應,例如皮膚瘙癢、紅腫等。如果患者存在心臟功能不全的情況,不建議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可能會加重心臟負擔,從而誘發心律不整的情況。若有上述情況發生,需要及時告知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胺碘酮(Amiodarone)片、利多卡因(Lidocaine)片等。
建議患者在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後,注意多喝水,多排尿,幫助顯影劑的排出。此外,在檢查後還需注意傷口的衛生,避免碰水,以免引起細菌感染的情況。
心臟造影檢查的目的是什麼
心臟造影檢查的目的主要是明確冠狀動脈是否存在狹窄病變,輔助診斷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狹窄等疾病。
心臟造影檢查是屬於一種微創的檢查,主要是透過橈動脈或者是股動脈,進入導絲,再進入導管,然後使用顯影劑,能夠顯示出心臟的血管血流情況,從而觀察到血管是否存在狹窄或堵塞,從而輔助診斷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狹窄等疾病。如果與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有關,很可能會導致出現心絞痛或者是心肌梗塞,甚至還會出現明顯的心肌缺血,該檢查方法具有有效的輔助作用。
心臟造影檢查是一種有創檢查,在進行檢查前應做好充分準備,檢查後應多飲水,促進顯影劑排出,避免顯影劑對腎臟造成傷害。如果在進行心臟造影檢查後,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應及時告知醫生,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