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手上有多少條經絡、手上治肝第一穴位是什麼

分類: 中醫與草藥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5
本文介紹了如何透過飲食來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為了降低血壓,建議減少鈉鹽攝入量,多吃富含鉀的食物,如香蕉、馬鈴薯、菠菜等;適量飲酒,限制咖啡因攝入;保持健康的體重並進行適度運動。此外,定期監測血壓也是管理高血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介紹了如何透過飲食來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為了降低血壓,建議減少鈉鹽攝入量,多吃富含鉀的食物,如香蕉、馬鈴薯、菠菜等;適量飲酒,限制咖啡因攝入;保持健康的體重並進行適度運動。此外,定期監測血壓也是管理高血壓的重要手段之一。

手上有多少條經絡

手上有六條經絡,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按中醫理論,人體有經絡系統,也稱為經脈系統,是人體內部的能量循環系統。經絡系統是人體內部的傳導系統,負責氣血執行和臟器功能的協調。

太陰肺經起於中焦,沿腕部前側走向手指,上行到肺,主要負責肺氣通絡和氣血循環,可用於治療肺病、氣喘、胸痛等。手少陰心經起於心包,沿著手臂內側走向手掌,主要負責心臟的氣血執行和情緒調節,可用於治療心悸、胸痛、失眠等。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部,沿著手臂內側走向手掌,主要負責心包的氣血執行,可用於治療心病、胸悶、胸痛等。

手陽明大腸經起於指端,沿著手臂外側上行,經過肘部,進入肩部,到達面頰,主要負責大腸的氣血執行和排洩功能,可用於治療便秘、腹瀉、頭痛等。手少陽三焦經起於無名指,沿著手臂外側走向頭部,主要負責三焦的氣血執行和調節功能,可用於治療頭痛、頸項痛、眼痛等。手太陽小腸經起於小指,沿著手臂後側走向耳部,主要負責小腸的氣血循環,可用於治療肩臂痛、頸項痛、耳鳴等。

在中醫理論中,手上六條經脈與人體內部的各個器官有著密切的聯絡,透過針灸、按摩等手段可以調節經脈的氣血執行,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養生的目的。

手上治肝第一穴位是什麼

一般沒有手上治療肝的第一穴位的說法,但建議患者可以按摩三陰交穴、太衝穴、大敦穴、期門穴等穴位輔助治療肝病。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經的交會穴,按摩三陰交穴可以輔助治療肝病。

太衝穴

太衝穴位於足背,在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太衝穴具有疏肝理氣、清利溼熱、平抑肝陽等功效,可以輔助治療肝病。

大敦穴

大敦穴位於足趾,在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大敦穴具有疏肝理氣、清利溼熱、調理衝任等功效,可以輔助治療肝病。

期門穴

期門穴位於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胸骨中線旁開4寸。期門穴具有疏肝理氣、調理衝任等功效,可以輔助治療肝病。

章門穴

章門穴位於側腹部,第11肋遊離端的下方,經前腋下3寸,可以透過直立、平臥或者仰臥的方式進行按摩,可以起到輔助治療肝病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操作不當,引起不適症狀。如果患者出現肝病的症狀,建議患者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手上的六條經絡分別在哪個位置

手上的六條經絡通常是指手三陽經和手三陰經,主要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

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具體位置開始於胃脘部,向上穿過橫膈到達胸腔,從肘中向上沿行前臂,直到大拇指的少商穴為止。經絡上主要包括少商穴、魚際穴、太淵穴等穴位。

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起始於胸中天池穴,經過腋下,再向上抵達腋部,沿上臂內側下行於手太陰,直到中衝穴為止,包括曲澤穴、郄門穴、內關穴等穴位。

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起始於胸部,然後從肺部的腋下出來之後行於上肢的內側後緣,直到小指的內側端,包括極泉穴、青靈穴、少海穴等穴位。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經過手背,走行於小臂的背部,終止於面部鼻子兩側,主要包括商陽穴、合谷穴、曲池穴等。

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主要起於小拇指,走行於手背部、上臂、肩胛骨、面部,最後止於內眼角,主要包括後溪穴、養老穴、肩貞穴等穴位。

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陽三焦經起於無名指的末端,沿著手背、上肢外側上行至耳部、目外眥等部位,主要包括外關穴、支溝穴、翳風穴等穴位。

手上虎口的功效與作用

虎口一般指虎口穴,虎口穴具有鎮靜止痛、通經活絡、解表洩熱的功效,主治發燒無汗、頭痛等病症。

虎口穴位於手背部,拇指與食指指蹼之間赤白肉際處,輕握拳,在第1掌骨小頭高點至第2掌骨小頭高點處取穴,即大腸經合谷穴前方,左右手共計2穴。該穴位具有鎮靜止痛,通經活絡,解表洩熱的功效。虎口穴的作用比較廣泛,可用來治療緩解多種疾病與症狀,不僅可以調理便秘、腹痛等胃腸疾患,又可以治療手指、上肢疼痛、咽喉腫痛、頭痛等疾患,同時又可治療發燒、中風、口眼歪斜、經痛等;虎口穴還有清熱寧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頭暈、頭痛、失眠等。配百會、風池、太沖等穴可治煩熱、頭痛、眩暈。配內關、神門、復溜、照海等穴可治心痛、失眠、盜汗。配合谷、少商等穴可治牙痛、咽痛。配人中、湧泉等穴可治小兒唇緊。需要注意的是,針刺及艾灸需由專業針灸推拿醫師操作,不可自行盲目操作,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如果出現不良症狀,建議患者及時前往大醫院就診,遵醫囑治療,不要盲目用藥。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