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新生兒壞死性結腸炎的症狀與診斷方法。該疾病常出現腹脹、嘔吐、便血等症狀,但具體症狀因人而異。由於其可能引起的嚴重後果,若懷疑寶寶患有此病,應立即帶其就醫。醫生會透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以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測來確診。在確診後,醫生可能會推薦使用腸道微生物調節劑來進行治療。
新生兒壞死性結腸炎臨床表現有哪些
新生兒壞死性結腸炎臨床表現為腹脹、嘔吐、便血等,建議及時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腹脹和腸鳴音減弱
新生兒壞死性結腸炎是一種後天壞死性腸道疾病,疾病發展迅速,通常會累及迴腸、結腸等部位。疾病發生時會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使腸道蠕動減慢,從而會出現腹脹、疼痛等不適症狀。嚴重病例症狀迅速加重,腹脹如鼓,腸鳴音減弱。
嘔吐
存在此類疾病的患兒會影響體內消化功能,會使胃腸功能紊亂,從而出現嘔吐的現象。
便血
新生兒壞死性結腸炎會使腸道黏膜受損,表現為滲出或滲血情況,在大便時便會出現有血絲或者血樣便。
除此之外,臨床還會出現體溫不穩、呼吸不規律等全身症狀。患者可以遵醫囑禁食,為胃腸道減輕壓力,同時可去大醫院新生兒科,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新生兒壞死性結腸炎能治好嗎
新生兒壞死性結腸炎是否能治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判斷。輕症患者多數可治療,重症患者治癒率比較低。
多數可治療
該疾病是新生兒比較嚴重的消化道疾病,多見於早產兒,腸道菌群失衡、感染等與疾病也有密切關係。如果新生兒的病情不是很嚴重,表現為腹脹、嘔吐等。需要立刻禁食,並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一般可治療。
治癒率比較低
如果新生兒的病情相對比較嚴重,可能會併發腹膜炎、腸穿孔等,治療不及時甚至引起多器官衰竭,從而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引起重視。如果發生了腸穿孔的現象,新生兒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穿孔部分腸切除腸吻合術的方式進行治療,也可以選擇腸造瘻術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餵養,遵醫囑定期到醫院複查。還需要做好傷口部位的護理工作,清洗皮膚的時候避免水漬流入傷口。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