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長期艾灸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影響。雖然長期艾灸無法治療該疾病,但可有效減輕其引起的腫脹、疼痛等不適症狀。鑑於類風溼關節炎的複雜性和病情變化,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艾灸治療。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主要針灸哪些穴位
類風溼關節炎主要可選擇陽陵泉、足三里等穴位進行針灸。類風溼關節炎主要是由於痰瘀阻絡,或風寒濕邪阻滯關節經絡等因素所致,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變形,以及食慾不振、疲勞無力等不適症狀。
陽陵泉
陽陵泉屬於足少陽膽經,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中。該穴具有活血通絡、散瘀止痛等功效。若類風溼關節炎針灸該穴位,可緩解上述不適症狀。另外,肩周炎、肱骨內上髁炎等,也可以選取陽陵泉進行針灸治療,改善病情。
足三里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體內存在一定溼氣,而針灸足三里具有健脾祛溼的功效,因此能從一定程度上去除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體內的溼氣。此外,足三里還具有生髮胃氣的功效,針灸該穴位可改善患者食慾不振、疲勞無力等不適症狀。另外,足三里配曲池、豐隆、三陰交等穴位,具有健脾化痰的作用,可改善頭暈目眩症狀,同時該穴還可配合百會、中脘等,治療氣虛下陷。
針灸可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嗎
針灸一般是可以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但針灸只能作為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輔助手段,並不能作為主要治療措施。
針灸是一種中醫的傳統療法,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對於晚期類風溼性關節炎出現明顯症狀,如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等,針灸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屬於一種物理治療手段,但是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早期以及急性期,一般不主張使用針灸治療,而應以藥物治療為主。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免疫系統相關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會出現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因此患者要使用抑制免疫的藥物進行緩解治療,一般臨床首選藥物是氨甲蝶呤,此藥物是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最核心、最基礎的用藥,稱為錨定用藥,其他藥物還有艾炎寧(Leflunomide)、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艾拉莫德(Iguratimod)等,如果患者不能使用氨甲蝶呤或使用後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使用其他口服藥物替代或者聯合治療。若患者出現明顯破壞關節功能,如破壞膝關節、髖關節功能,需要外科干預做關節置換,重建膝關節或髖關節功能。
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保暖,部分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受風、著涼後會引起病情加重,所以要避免受風、著涼。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還應適當進行鍛鍊,防止畸形的發生。
針灸能治類風溼關節炎嗎
針灸一般可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但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同時也是一種病因未明、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而針灸只能起到緩解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的作用。類風溼關節炎在中醫診斷學體系中叫做痺症,中醫認為痺症是因為風、寒、溼等邪氣侵入人體後阻滯氣機的執行,導致關節的腫脹、疼痛、活動不利、僵硬等症狀。
針灸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在治療上需要根據疾病階段來選擇對應的穴位。疾病初始常用的穴位是風池、足三里、大椎、外關穴等。如果邪氣已經內入胃腸,傷及脾胃不能生化氣血,且痰濁內生,一般可以選擇大椎、三陰交、足三里等穴位。而對於病邪傷及筋骨時,會導致患者出現關節僵硬變形、肌肉萎縮等症狀,此時可以選擇神闕穴、足三里、命門穴、太溪等穴位進行針灸。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灸。
長期艾灸能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嗎
長期艾灸一般不能治愈類風溼關節炎,但可以緩解類風溼關節炎引起的不適症狀。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自體免疫性疾病,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患者可能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僵硬等不適症狀。艾灸是一種中醫療法,主要是透過艾葉製成的艾條、艾柱等,對人體特定穴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透過艾灸足三里穴、三陰交穴、曲池穴等穴位進行治療,有助於緩解類風溼關節炎引起的不適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治療類風溼關節炎一般可以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但並不能起到治療的效果。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疼痛症狀,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布洛芬(Ibuprofen)、希樂葆(Celecoxib)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緩解,也可以遵醫囑服用艾炎寧(Leflunomide)、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加強關節保暖,避免受涼,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