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按摩、藥物、飲食、運動、穴位、針灸

分類: 消化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5
本文介紹了透過按摩穴位來緩解肝胃不和的方法。肝胃不和多因情志不暢、飲食不當引起,表現為胃脘部脹滿不適、脹氣吞酸等症狀。中醫認為,肝主疏洩,調暢情志;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因此,調理肝胃對於維持身體正常功能至關重要。

本文介紹了透過按摩穴位來緩解肝胃不和的方法。肝胃不和多因情志不暢、飲食不當引起,表現為胃脘部脹滿不適、脹氣吞酸等症狀。中醫認為,肝主疏洩,調暢情志;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因此,調理肝胃對於維持身體正常功能至關重要。

肝胃不和怎麼按摩緩解

肝胃不和可以透過按摩太衝穴、章門穴、期門穴、內關穴、公孫穴等穴位進行緩解。肝胃不和是指肝失疏洩、胃失和降,可能與情志不遂、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因素有關,患者可能會出現胃脘疼痛、嘈雜泛酸、脅肋脹痛等不適症狀。

太衝穴

太衝穴位於足背部,在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具有疏肝理氣、和胃健脾等功效。按摩太衝穴可以緩解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脹、胃痛、胸脅脹滿等不適症狀。

章門穴

章門穴位於側腹部,在第11肋遊離端的下方,具有疏肝理氣、和胃健脾等功效。按摩章門穴可以緩解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脹、腹痛、脹氣、酸液逆流等不適症狀。

期門穴

期門穴位於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胸骨中線旁開4寸,具有疏肝理氣、和胃健脾等功效。按摩期門穴可以緩解肝胃不和引起的胃痛、嘔吐、口苦等不適症狀。

內關穴

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具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功效。按摩內關穴可以緩解肝胃不和引起的胃痛、嘔吐、心悸、失眠等不適症狀。

公孫穴

公孫穴位於足太陰脾經,在足前部第一蹠骨下緣赤白肉際處,具有理氣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按摩公孫穴可以緩解肝胃不和引起的胃痛、嘔吐、吞酸、洩瀉等不適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操作不當,引起不適症狀。如果患者不適症狀比較嚴重,建議及時就醫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合理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建議患者清淡飲食,避免辛辣油膩的食物,可以適當食用富含維生素、纖維的水果蔬菜,幫助補充患者身體所需。

肝胃不和的中醫辨證治療

肝胃不和的中醫辨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針灸、按摩等,有助於身體的恢復。

藥物

肝胃不合一般是由於肝氣鬱結導致肝氣橫逆,從而引起胃失和降,使患者出現噁心、嘔吐、酸液逆流、腹脹等不適現象。如果出現明顯的不適症狀,建議要在中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柴胡舒肝丸、木香順氣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針灸

在服用藥物的同時,也可以到大醫院,在中醫的指導下,透過針灸穴位的方法進行改善,比如上脘穴、胃俞穴等。

按摩

除上述措施外,也可以選擇手指依次按揉天樞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也有助於緩解肝胃不和引起的不適症狀。

除以上方法治療外,身體恢復期間還需要多注意自身的保暖,避免身體受涼。另外,飲食以清淡為主,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

肝胃不和,脾虛溼氣重吃什麼藥

肝胃不和、脾虛溼氣重的患者可以選擇逍遙丸、香砂六君子丸、參苓白朮丸、木香順氣丸、人蔘健脾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逍遙丸

逍遙丸是由柴胡、當歸、白芍等藥物組成,具有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的功效,在臨床上可以用於治療肝鬱脾虛所引起的鬱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慾減退等症狀。但是在感冒發燒期間,不建議患者服用該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香砂六君子丸

香砂六君子丸是由黨蔘、白朮、茯苓、炙甘草、木香、砂仁等藥物組成,具有益氣健脾、和胃的功效,在臨床上可以用於治療脾虛氣滯、消化不良、脹氣食少、脘腹脹滿、大便溏洩等症狀。但是孕婦以及對本品過敏者不建議服用,用藥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

參苓白朮丸

參苓白朮丸是由人蔘、白朮、茯苓、蓮子、甘草、山藥等中藥材組成,具有補脾胃、益肺氣的功效,在臨床上可以用於治療脾虛溼氣重引起的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狀,但是不建議感冒發燒的患者服用。服用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暴飲暴食。

木香順氣丸

木香順氣丸主要是由木香、砂仁、醋香附、檳榔、甘草、陳皮、厚朴等中藥組成,具有行氣化溼、健脾和胃的功效,在臨床上可以用於緩解溼濁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噁心、脹氣納呆等症狀。

人蔘健脾丸

人蔘健脾丸主要是由人蔘、白朮、茯苓、山藥、陳皮、木香、砂仁、炙黃耆、當歸、酸棗仁等中藥組成,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的功效,在臨床上可以用於緩解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噁心嘔吐、腹痛便溏、食慾不振、體弱倦怠等症狀。

除此之外,香砂養胃丸、附子理中丸等藥物對該病也有治療效果。但是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避免私自盲目用藥。如果患者服用藥物後出現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