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產後20天奶水不足的處理方法以及產後30天飲食注意事項。同時,闡述了產後30天和42天檢查的區別及產後30天肚子疼可能的原因。
產後20天奶水不足怎麼辦
產後20天奶水不足需要針對其病因對症治療。其病因可分為產後沒能及時哺乳、身體原因、產婦情緒不良等。
產後沒能及時哺乳
產後20天奶水不足,可能是產婦的乳頭沒有及時受到胎兒的吸吮刺激,導致神經內分泌反射不及時,引起奶水不足長時間不哺乳或延長餵奶間隔,不僅不利於乳汁的分泌,還會導致乳汁不足。首先可以使用單純生理的方法讓奶水多起來,即使奶水比較少,也可以讓嬰兒多吸吮乳頭,多刺激乳頭,刺激乳汁分泌。可以透過催乳師催乳按摩來疏通乳腺管,同時要注意多吃豬蹄湯、排骨湯等下奶湯劑。?
身體原因
孕婦的身體比較虛弱,有貧血等症狀,也會引起奶水不足。同時,媽媽如果有甲狀腺水平偏高或偏低的問題,也會影響到母乳的分泌。有些媽媽產後有大出血,在孕婦的身體恢復之前,乳汁分泌也會受到影響。另外,哺乳期服用了避孕藥等藥物,也會引起奶水不足。女性產後要注意休息,並補充營養。目前家屬可以為產婦準備富有營養的湯品,如雞湯、鴿子湯、魚湯等,可以在熬湯的時候,適量放入當歸、黃耆、人蔘、紅棗等補充氣血的藥材。三餐要保證魚、肉、蛋的攝入,多給予新鮮蔬菜及水果。另外,產婦本身還應多休息,多飲水,加快身體代謝。
產婦情緒不良
產婦過於焦慮、憂鬱或者緊張時,身體會透過神經內分泌調節抑制奶水的產生。產婦要保持良好的情緒,能夠讓自身分泌足夠的奶水。要保持足夠的睡眠和休息,要避免熬夜,過度疲勞。產婦心情不好是常見現象,需要產婦的家人,特別是丈夫要多體貼、呵護,讓產婦多休息,家人幫助照顧嬰兒,晚上要讓產婦增加睡眠。產婦要進行自我調節,養成良好作息習慣,保證休養同時注意適當鍛鍊,避免臥床時間過長。
產後30天可以吃燒烤嗎
產後30天通常不可以吃燒烤,很可能會導致便秘、腹瀉、回奶等情況。
便秘
孕婦在坐月子的時候,最好不要食用燒烤類食物,因為燒烤類食物多是用木炭烤制,味道鮮美,但是燒烤類食物對於哺乳期女性來說過於油膩,還很容易導致上火,發生便秘的風險更高了。而且孕婦在坐月子的時候,平時活動量不多,以至於經常出現便秘的情況,尤其是食用燒烤類食物以後,便秘會加重。這時可以透過遵醫囑服用益生菌、益生元、甘油球等藥物來緩解產後便秘。
腹瀉
燒烤的時候,新增了辣椒、花椒、孜然等辛辣的調料,這些辛辣的味道很濃,會讓人的身體更加的難受。燒烤時,如果食物被烤焦了,還會釋放出致癌物質,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如果沒有熟透,裡面可能還有存留寄生蟲,孕婦吃了可能會出現腹瀉等腸胃問題,可以選擇區域性熱敷,可以遵醫囑選擇樂必寧(Loperamide)、舒腹達(Diosmectite)等。
回奶
產後如果食用燒烤類食物,可能會有回奶的情況。食用燒烤類食物是一種比較熱燙的食物,裡面放入了大量的香料。在哺乳期食用了會導致上火,餵養的乳汁會導致孩子消化不良。如果有回奶的情況,可以選擇喝鯽魚湯、豬骨湯等下奶的食物。還可以口服中藥下奶,要注意讓孩子吸吮,讓孩子吸奶,讓乳汁排出更多,增強產婦自身的營養。
產後30天檢查還是42天檢查
產後30天和42天通常都要進行檢查,這兩個時間檢查的專案通常是不一樣的。建議產婦到正規的醫院接受專業的產後檢查。
產後30天檢查和42天檢查的專案通常是不一樣,產後30天檢查主要是檢視產婦身體的恢復情況,檢視傷口部位是否已經癒合,還需要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檢視子宮和卵巢的恢復情況、子宮復舊是否良好、宮腔內是否存在殘留組織等。而產後42天檢查主要是檢視產婦的盆底肌肉功能、骨密度、血糖以及血壓等。因此,產後30天和產後42天分別都要進行檢查,建議產婦及時都大醫院進行檢查。
如果產婦身體恢復不良,需要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益母草顆粒、等藥物治療,避免身體的傷害程度持續加重。在日常生活中,產婦在產後應注意臥床休養一段時間,避免做劇烈的活動,否則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
產後30天肚子疼像經痛
產後30天肚子疼像經痛可能是由於著涼、生理性因素、骨盆腔炎等原因引起的。根據其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著涼
由於女性在生產後體質比較虛弱,如果不注意保暖,就會導致小腹受涼,出現肚子疼痛症狀。另外,如果產婦吃較涼的食物或飲料,引起胃及子宮的過度痙攣也會導致腹痛。建議及時增添衣物加強保暖,同時喝熱紅糖水,緩解疼痛症狀。此外,還可以使用熱毛巾或暖水袋熱敷患處,以減輕疼痛症狀。
生理性因素
產後子宮會陣發性收縮以加快惡露排出,子宮收縮時會產生收縮痛,表現為肚子疼,這種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子宮收縮的同時,惡露也會隨之排出體外。一般情況下是無需採取特殊治療的,當惡露排乾淨後,疼痛也會隨之消失。但如果疼痛嚴重,可遵醫囑給予布洛芬(Ibuprofen)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進行止痛,如布洛芬(Ibuprofen)等。同時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下床活動也可以幫助加快惡露排出。
骨盆腔炎
骨盆腔炎是病原體感染導致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發炎的總稱。發炎可侷限於一個部位,也可同時累及幾個部位,以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炎最為常見。常見症狀為下腹痛,疼痛為持續性,活動或性交後加重、陰道分泌物增多、發燒等。可遵醫囑選擇頭孢曲松(Ceftriaxone)、甲硝唑(Metronidazol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期間注意外陰的清潔、乾燥,盡量避免同房,防止症狀加重。若是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需採取手術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