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修復:時間與項目選擇

分類: 母嬰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6
本文介紹了二胎產後修復的相關內容。二胎產後修復通常是可以及時進行的,具體時間因人而異。產後修復專案的實施需考慮產婦身體狀況,遵循醫生指導,並結合自身需求和條件作出合理的選擇。

本文介紹了二胎產後修復的相關內容。二胎產後修復通常是可以及時進行的,具體時間因人而異。產後修復專案的實施需考慮產婦身體狀況,遵循醫生指導,並結合自身需求和條件作出合理的選擇。

二胎產後修復來得及嗎

通常情況下,二胎產後修復一般是來得及的,但是需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後修復專案。

女性在生完寶寶之後,可能會出現骨盆底肌鬆弛的情況,也有可能會導致陰道壁膨出、子宮脫垂等,此時可以透過產後修復的方式進行改善,能夠促進盆底肌肉的恢復,也可以使陰道壁的膨出、子宮脫垂等情況得到改善。如果患者的身體素質比較好,而且胎兒的體積也比較小,此時進行產後修復一般是來得及的。患者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補中益氣丸、黃耆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遵醫囑透過做骨盆底肌鍛鍊、縮肛運動等方式進行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平時的飲食健康,儘量多吃富含雌激素的食物,比如豆腐、豆漿等,也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比如柚子、柳丁等,從而為身體補充所需要的營養,也可以促進身體的恢復。

產後修復必須42天時才能做嗎

一般來說,產後修復必須42天時才能做這種說法不準確,但產後修復一般建議在產後42天-6個月進行,是修復黃金期。

產後修復能夠促進子宮恢復,還可以使骨盆底肌恢復彈性,能夠有效預防骨盆底肌鬆弛,還可以預防陰道鬆弛、漏尿等情況。產後修復一般可以在42天時進行,但具體時間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判斷,如果個人恢復較快,一般在42天時就可以做,如果個人恢復較慢,可以適當延長做產後修復的時間,通常建議在產後6個月內進行。

產後修復期間要注意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還要注意合理膳食,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身體恢復。同時還要注意個人衛生,以免細菌感染,導致婦科疾病。

產後修復自己在家做有效果嗎

部分產後修復自己在家做有一定的效果。產後恢復的專案非常多,包括骨盆底肌的修復、生殖道修復、減肥塑身等。

骨盆底肌力量修復

產後由於女性陰道受妊娠以及分娩影響,使盆底鬆弛,容易導致盆底臟器的脫垂、尿失禁等情況。嚴重的還會導致重要臟器脫垂,張力性尿失禁。骨盆底肌力量修復可避免子宮脫垂以及老年性的婦科疾病,可以靠日常的凱格爾鍛鍊促進肌群的恢復。凱格爾鍛鍊是透過類似於縮肛運動的方式,長期鍛鍊盆底的肌肉。

生殖道修復

主要指的是產道,如果產婦是順產,需要到醫院對產道撕裂、順產側切口等情況進行仔細檢查,並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修復,促進產後性和諧,如果傷口發生感染後,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頭孢類、盤尼西林類抗生素進行治療,如頭孢曲松(Ceftriaxone)、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

減肥塑身

女性由於懷孕、哺乳,通常體重都會增長,應進行減肥塑身運動。產後塑形不是在生育後就立馬就可以做的,順產的產婦需要在產後四至六週,而剖腹產則需要六週至八週。產後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緩慢過程,要在飲食和鍛鍊兩方面著手。飲食要營養均衡,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還要適量攝入牛奶,可以補鈣、補鐵,避免大魚大肉,比較油膩以及高脂肪的濃湯,適合產後塑形的運動有散步、游泳、瑜伽、體操等。

產後修復訓練方法

產後修復訓練方法,主要有盆底肌肉訓練、子宮復舊治療、以及形體訓練等方法。

盆底肌肉訓練

盆底肌肉訓練包括提肛運動、電刺激療法等。患者可以平躺在床上,找到骨盆底肌,做收縮和放鬆肛門的動作,每收縮3秒,然後放鬆,連續收縮15-30分鐘,每日做2-3次,或者根據情況加大訓練次數。透過盆底肌肉訓練,患者可以使盆底肌肉恢復原來的張力。

子宮復舊治療

子宮復舊治療主要是促進子宮收縮,將宮腔內的淤血,胎盤等組織排出體外。患者可以按摩子宮,刺激子宮使其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另外,患者也可以遵醫囑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如桂枝茯苓膠囊、血府逐瘀丸等,促進子宮的恢復。

形體訓練

患者可以透過形體訓練,逐漸恢復體形,如臀橋、仰臥起坐等,可以促進區域性血液循環,增加區域性肌肉的力量,並且可以有效地預防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膨出,對身體恢復起一定作用。

此外,也可透過飲食調節等方法,有助於產後修復。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如果出現不適症狀,患者應及時就醫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