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的原因以及可能帶來的風險,如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重點強調了該指標偏高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並提出了針對孕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預防措施。
低密度膽固醇偏高的危害是什麼
低密度膽固醇偏高在臨床上一般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其危害性主要於冠狀動脈粥樣性心臟病、主動脈瘤、頸動脈狹窄等相關。
冠狀動脈粥樣性心臟病
低密度脂蛋白是體內運輸膽固醇的主要載體,其數值升高意味著血管更容易受低密度脂蛋白所傷害,導致膽固醇沉積於血管,繼而導致血管狹窄,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主動脈瘤
類似冠狀動脈粥樣性心臟病,低密度脂蛋白也可以傷害主動脈,導致主動脈彈力下降,區域性的彈性下降,在血流衝擊下,區域性發生隆起,產生動脈瘤。若動脈瘤破裂,可以導致腹膜後大出血,死亡率超過50%。
頸動脈狹窄
類似的,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傷害頸動脈,導致腦部供血不足,繼而表現為黑矇、頭痛、頭暈等症狀。
低密度膽固醇偏高的危害較大,還可能導致心狡病、心肌梗塞等,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遵醫囑行相關檢查及規範治療。
孕婦低密度膽固醇偏高的病因和治療方式有哪些
低密度膽固醇一般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孕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多考慮飲食不當引起的,也可能是缺乏運動、家族遺傳、甲狀腺功能減退、妊娠高血壓疾病等因素導致的,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根據引起的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飲食不當
如果長期吃油脂含量過高的食物,比如炸雞、肥肉等,可能會使體內的膽固醇含量有所升高,從而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建議患者改變不良的飲食結構,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油脂含量過高的食物。
缺乏運動
如果長期久坐、久站,可能會影響體內脂肪的代謝,從而出現身體肥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等情況。建議患者適當參加運動,比如散步、慢走等,可以促進體內脂肪的代謝,改善症狀。
家族遺傳
如果患者的父母或者有其他直系親屬患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的情況,那麼患者患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的機率會比較高。如果患者沒有其他不適症狀,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
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甲狀腺破壞等原因引起的,由於體內甲狀腺素分泌減少,導致血脂代謝異常,從而出現上述情況。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甲狀腺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妊娠高血壓疾病
如果孕婦存在妊娠高血壓疾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使體內的血液流速減慢,從而引起上述現象。建議孕婦遵醫囑使用甲基多巴(Methyl Dopa)、拉貝洛爾(Labetalol)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孕婦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同時應該定期進行血脂檢測,瞭解自己的血脂水平,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的升高。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