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腹產:如何護理刀口、麻醉方式選擇與產後護理

分類: 母嬰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16
本文介紹了二次剖腹產可能帶來的危害,如影響子宮破裂、骨盆腔沾黏、羊水栓塞等問題,並強調了剖腹產後如何正確護理刀口的重要性。此外,本文還指出剖腹產後如何躺更容易排氣以及剖腹產的麻醉方式的選擇問題。

本文介紹了二次剖腹產可能帶來的危害,如影響子宮破裂、骨盆腔沾黏、羊水栓塞等問題,並強調了剖腹產後如何正確護理刀口的重要性。此外,本文還指出剖腹產後如何躺更容易排氣以及剖腹產的麻醉方式的選擇問題。

二次刨腹產的危害

刨腹產是指剖腹產。二次剖腹產的危害有影響子宮破裂、骨盆腔沾黏、羊水栓塞等。

子宮破裂

二次剖腹產會對子宮造成一定的創傷,導致子宮切口癒合不佳,還可能形成子宮憩室。子宮疤痕部位在做過多次剖腹產手術後肌層會出現薄弱等改變,在妊娠晚期時,出現子宮破裂風險會大大增加。

骨盆腔沾黏

每次剖腹產手術都可能會造成盆腹腔臟器沾黏,多次手術沾黏的風險,沾黏的程度更高,典型症狀為反覆下腹疼痛,通常在活動時加重,伴有排尿困難、裡急後重等表現。骨盆腔沾黏可嚴重影響女性生育能力,需及時治療。

羊水栓塞

剖腹產術中發生羊水栓塞的機會比順產多得多。羊水栓塞是致死率很高的疾病。

除此之外,二次剖腹產還有可能導致產後長期的危害,例如子宮疤痕憩室,可導致月經延長,再次妊娠發生疤痕部位妊娠,導致大量出血等。所以,不主張無醫療指徵的剖腹產,產婦還是儘可能選擇順產,除非有危害母兒安全的問題時,才可選擇剖腹產。

刨腹產刀口多久可以洗澡

刨腹產一般是指剖腹產,有剖腹產刀口的產婦一般在2周後可以洗澡。

剖腹產一般是指將產婦的宮腔與腹腔剖開,將宮腔裡面的胎兒取出,通常是用於胎兒窘迫、胎盤早剝、巨嬰症等不能透過陰道分娩出來的生理或病理狀態的情況。在做剖腹產手術的時候,會在下腹部切開一個刀口,最後再進行縫合。做完剖腹產手術之後,皮下的組織需要時間來生長癒合,如果這個時候洗澡,就可能會導致區域性細菌感染,從而出現化膿、紅腫、疼痛等症狀,通常情況下兩週後區域性的皮膚可以完全癒合,此時就可以洗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洗澡的過程中不要洗太長時間,同時要避免著涼。

產婦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好保暖工作,剖腹產手術後身體可能會比較虛弱,建議多吃一點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瘦肉、雞蛋、牛奶等,幫助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刨腹產怎樣躺更容易排氣

剖腹產臨床指的是剖腹產。剖腹產怎樣躺更容易排氣這種說法不準確,患者可以透過更換姿勢、下床活動等方式促進排氣。

剖腹產時通常會透過腰部穿刺進行麻醉,剛結束手術後麻藥的藥效會持續一段時間,可能會使胃腸蠕動停止,藥物透過體內新陳代謝後,胃腸蠕動會逐漸恢復正常。術後患者可以更換睡眠姿勢、適當下床活動,促進胃腸蠕動,從而促進排氣。如果剖腹產後一直沒有出現排氣現象,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促進胃腸蠕動的藥物進行改善。

剖腹產排氣後可以吃清淡流質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幫助體內食物的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隨著時間推移,可以吃魚肉、排骨湯等食物,能夠為身體補充所需要的營養,還能夠促進傷口癒合,並促進身體恢復。

刨腹產是全身麻醉嗎

刨腹產通常是指剖腹產,一般是椎管內麻醉,特殊情況下可以進行全身麻醉。孕婦根據麻醉醫生的建議進行選擇。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為患者在無意識、無痛,以及保持一定的肌松狀態下完成手術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一般需要透過靜脈注入麻醉藥物,大多孕婦吸收比較快,可能會透過血液循環,影響到胎兒,容易增加新生兒出生後窒息的發生,所以剖腹產手術一般並不建議採取全麻。全身麻醉主要針對於疾病狀態不能配合或者是因為孕婦比較肥胖,腰部麻醉不能穿刺成功的孕婦。

椎管內麻醉

椎管內麻醉屬於區域阻滯麻醉,又稱半身麻醉,是指在脊柱不同間隙注射區域性麻醉藥,直接作用於脊神經根的一類麻醉方式總稱,根據注入位置不同可分為蛛網膜下隙麻醉、硬脊膜外隙阻滯、蛛網膜下隙與硬脊膜外隙聯合阻滯等型別。椎管內麻醉的麻醉效果是能夠讓產婦的腹部和下肢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感覺到疼痛,與全身麻醉相比半麻醉可以讓產婦的意識,此類麻醉適用於常規孕婦,其副作用比較小,一般孕婦在手術以後1-2小時麻藥會消失,女性可以恢復正常的活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