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腎病症候群患者在嚴重水腫時不宜食用的食物以及該疾病的相關症狀、復發原因及重要觀察指標。腎病症候群患者應保持飲食清淡,避免攝入可能加重水腫的食物,並注意休息,定期監測相關指標。
腎病症候群嚴重水腫禁忌
腎病症候群患者出現嚴重水腫的情況,一般是不建議吃鹽分含量偏高的食物、高蛋白食物、高鉀食物等,以免加重水腫的情況,不利於身體的恢復。
鹽分含量偏高的食物
如果在平時經常吃鹽分含量偏高的食物,比如鹹鴨蛋、鹹菜等,可能會給腎臟器官增加負擔,從而加重水鈉瀦留的情況,甚至還會導致下肢水腫等現象。
高蛋白食物
腎臟是蛋白質濾過的主要器官,如果患者經常吃蛋白質含量偏高的食物,比如雞蛋、瘦肉等,可能會給腎臟過濾增加負擔,從而加重水腫的情況,甚至還會影響到體內的血壓。
高鉀食物
該疾病可能會導致患者腎臟調節人體電解質的功能下降,此時吃高鉀食物,比如香蕉、菠菜等,可能會出現高鉀血症的情況。所以一般建議患者適量攝入,避免過度食用。
除了以上比較常見的食物以外,還有其他的食物,比如高脂肪食物、高普林食物等。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建議患者遵醫囑配合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透過腎臟移植手術等方式進行處理。
腎病症候群臨床特點是什麼
腎病症候群的臨床特點主要表現為水腫、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等。
水腫
腎病症候群主要是由於腎小球傷害引起的,會導致腎功能下降,影響腎臟的正常運作,導致體內水分無法排出,會引起身體水腫,通常會表現為面部水腫、上肢水腫等症狀。
大量蛋白尿
由於腎病症候群會導致腎功能傷害,會使腎臟對蛋白質的分解能力下降,導致大量的蛋白質從體內排出,會引起大量蛋白尿,還可能會引起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
由於飲食不當或者是患有腎臟疾病,可能會使脂質代謝紊亂,容易引起高脂血症,主要表現為眼瞼周圍黃色或者是淡黃色的皮膚,還可能會出現眼底發黃。
除此之外,腎病症候群患者還可能會出現低蛋白血症。患者應及時到醫院腎內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配合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腎病症候群為什麼會復發
腎病症候群的復發通常是感染、擅自停藥、自身免疫等因素造成。
感染
腎病症候群會引起水腫以及大量蛋白尿、食慾下降等,身體的抵抗力較差,如果在恢復期間不注意保暖或衛生習慣不良,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以及皮膚感染的情況,從而會誘發腎病症候群。需要注意個人衛生,加強保暖,或遵醫囑選擇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膠囊等抗生素藥物治療。
擅自停藥
腎病症候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需要長期進行免疫以及對症治療。如果沒有積極配合醫生用藥治療,自己私自減少或停用,也會導致病情復發。在疾病未康復前需遵醫囑用藥,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進行治療。
自身免疫
原發性腎病症候群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如果在穩定期出現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情況,會由於自身系統的紊亂而誘發。可諮詢醫生選擇普賴鬆(Prednisone)、他克莫司(Tacrolimus)等藥物改善,保證飲食低鹽、低脂,加強血糖監測。
除上述常見的原因外,也不排除是病理型別發生改變等因素引起,需要定期複查,減少不良誘因,以防復發。
腎病症候群主要看哪幾項指標
腎病症候群主要看尿蛋白、血漿白蛋白、血脂、血肌酐、胱抑素C等指標。
尿蛋白
尿蛋白是腎病症候群的主要檢查指標之一,通常情況下,尿蛋白的正常值為小於150mg/24h。如果患者尿蛋白檢查結果顯示尿蛋白陽性,則可能患有腎病症候群。
血漿白蛋白
血漿白蛋白是人體血漿中最主要的蛋白質,具有維持血管內外體液平衡、組織蛋白修補、運輸多種代謝物質、維持細胞生長和代謝等多種功能。如果患者血漿白蛋白檢查結果顯示血漿白蛋白明顯降低,則可能提示患有腎病症候群。
血脂
血脂檢查主要是檢查血液中的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標,可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高脂血症、高血壓、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等疾病,如果患者血脂檢查結果顯示血脂升高,則可能提示患有腎病症候群。
血肌酐
血肌酐檢查主要是檢查血液中的肌酐含量,可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腎功能不全、腎絲球腎炎等疾病,如果患者血肌酐檢查結果顯示血肌酐明顯升高,則可能提示患有腎病症候群。
胱抑素C
胱抑素C可以自由透過腎小球濾過,在腎小管中較少被重吸收,是一種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指標,也可以用於評估腎病症候群的治療效果。
如果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飲食上注意保持營養均衡,可以適當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如雞蛋、番茄等,有助於補充身體所需營養,從而增強抵抗力,有助於緩解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