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腦間隙增寬的情況及其可能的原因。這種現象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由多種疾病引起的。針對不同的原因,治療方案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在考慮是否可以自愈時,應首先確定具體原因,並結合醫生建議進行處理。
腦間隙增寬會影響什麼
腦間隙增寬也能是生理性的增寬,但病理性的可導致化膿性腦膜炎、阿茲海默症。腦間隙增寬是指由於某些腦部病變或者其他病變導致的大腦眾多分葉中,部分或者全部的葉與葉之間的間隙增寬。一般患者可透過腦脊液檢查、β澱粉樣蛋白檢測、Tau蛋白檢測、磁共振、CT等明確診斷。
生理性的增寬
在嬰兒發育階段,由於腦部組織尚未完全發育成熟,若其顱骨發育過快,容易使腦組織與顱骨之間的間隙變寬。但該種間隙變寬,會隨著嬰幼兒的逐漸發育而縮小,一般不會引起不良影響。
化膿性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的頭痛為突出的症狀,伴嘔吐、頸項強直、項背痛及畏光等。精神症狀常見表現為激動、精神混亂、譫妄,以後發展為意識模糊、昏睡以至昏迷。在新生兒及嬰兒中癲癇發病率高達50%。此外可有腦神經麻痺、眼下垂、眼外肌麻痺、斜視、複視的情況,約1/3患者可發生皮疹。在腦膜炎球菌腦膜炎中70%的患者皮膚黏膜有瘀點或瘀斑。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第一階段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判斷能力下降,患者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複雜的問題。儘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複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第二階段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計算不能、急躁不安,可有尿失禁。第三階段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
患者應針對原發病進行積極的治療。均衡飲食,使身體攝入足夠的營養成分。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
腦間隙增寬會自愈嗎
腦間隙增寬可能會自愈,也可能不會自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以免影響人體正常活動。
若嬰兒進行顱腦CT掃描時,發現嬰兒顱腦內存在腦間隙增寬現象,可能是嬰兒顱骨骨骼發展速度較快,而腦組織細胞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導致顱腦間隙過寬引起。此時,隨著嬰兒顱腦組織細胞逐漸生長和發育,以上現象會逐漸自愈。
2、可能不會自愈如果是腦萎縮、腦膜炎、腦出血等疾病所導致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還可能會出現記憶力減退、認知障礙等情況。通常情況下,上述疾病一般無法自愈。如果是腦萎縮引起的,可以遵醫囑配合使用多奈哌齊(Donepezil)片、憶思能(Rivastigmine)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是腦膜炎引起的,可以遵醫囑配合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顆粒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如果是腦出血引起的,可以透過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等方式進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平時的護理,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緊張和壓力過大。同時患者還要注意飲食健康,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